所有人都不認為特朗普會脫離經濟戰的范疇,畢竟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已經充分的展現了自己的執政風格。
而且在特朗普競選期間,也多次強調自己不會發動戰爭,但是經濟領域的“戰爭”可能破壞性要比俄烏沖突更加強烈。而特朗普攪動風云的武器是什么呢?
相信現如今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就是“用關稅大棒橫掃世界”。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特朗普會這么瘋狂的向世界各國“開炮”,畢竟在特朗普不算太遠的第一任期內,和中國打經濟戰的慘痛教訓應該還停留在特朗普的腦海里。
但特朗普似乎真的不信邪,想要繼續和中國較量一下。
那么,從一開始的10%的試探性關稅,到后面發展至104%,乃至之后的繼續疊加,都足以讓世界各國看到特朗普的瘋狂。
當然,或許在特朗普看來,自己之所以會如此加碼,就是因為中國也在用關稅反制美國。可事情因何而起,特朗普應該非常清楚吧。
不過,隨后特朗普便高掛免戰牌,宣布暫停對于75個國家的額外關稅。雖然美國暫時并未有暫停對華關稅的跡象,可特朗普似乎有后悔的心思。
此前,面對記者詢問是否會繼續對華加征關稅時,特朗普直接表示:自己無法想象這種局面,并且提到我不認為應該這么做。
這或許是一種信號,特朗普恐怕也開始覺得自己的這場鬧劇確實有些無法收場了。
個人猜測,特朗普原本以為中國會忍氣吞聲,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會束手無策,但現實卻是,中國寸步不讓,甚至還讓特朗普有些下不來臺。
因為特朗普也沒想到中國也會大幅度提高對美關稅,甚至對美國企業實施出口管制,對相關稀土礦物實施出口限制。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特朗普也有些措手不及。
仿佛中國早就預料到特朗普的相關招數,以逸待勞自然顯得從容不迫。
而這個時候,美國媒體道出了其中的真相:看來特朗普還是小看了中國。在特朗普掛出免戰牌之后,美國媒體就公開評論稱,中國為這一天準備了六年,美國必敗。
為何是六年呢?將時間線拉回2018年,那個時候的特朗普相當意氣風發,利用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優勢地位對華發起了貿易戰,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打壓中國經濟發展。
說實話,特朗普的執政風格相當隨意,和以往美國政客的套路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一開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確實是有些不太適應。
尤其是當時中美之間的雙邊貿易總額占比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盡管我們也讓美國吃盡了苦頭,但中國的損失確實不小。
不過中國一向善于總結得失,所以在見識過特朗普的行事風格之后,自然做了很多的準備。
自那之后,中國就開始轉變思路,尤其是積極尋找對外貿易伙伴,進一步減少了美國市場的占比,增強了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而且貿易本質上就是供需關系的體現,我們一方面不斷的強化自身工業體系建設,讓世界都在用我們的基礎工業產品,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世界基礎工業產品供應鏈。
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積極的推動各領域高精尖技術的發展。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話語權的體現。
美國如何在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當中脫穎而出?還不是借助工業革命一躍而起,當初的英國也是那樣。
再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早些年,美歐等國為什么能夠坐在發展中國家的身上“吸血”?還不是因為掌握著先進的技術。
而美國一開始讓中國進入世貿,同樣也是看上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以及龐大的市場。而現如今,中國有了能夠抗衡美國的經濟實力,完全是中國民眾托舉起來的。
所以現如今我們才能看到,中國的高新產業蓬勃發展,看到無人機、智能AI爆火出圈,就連之前屢次提及的芯片領域也實現了連續突破,這也讓世界科技天平在向著中國不斷傾斜,而這些,正是我們不懼特朗普挑釁的底氣。
更何況,現如今,世界經濟形勢嚴峻,龐大的中國市場是各國無法忽視的存在,特朗普想要通過貿易戰來消耗中國,可沒想到中國早就已經成為了香餑餑,即便是美國盟友也在搶著和中國合作。
同時也告訴特朗普一個道理,美國沒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實際上,特朗普現在有些騎虎難下了,關稅戰是他挑起的,如果最后虎頭蛇尾,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質疑將會鋪天蓋地,因為到了這個時候,美國基本上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
而美國民眾到現如今也沒有看到經濟上的增長,反倒是進一步上漲的生活成本直逼心靈防線。如果特朗普不給一個說法,美國民眾這一關就過不去。
在這種情況下,或許特朗普會開啟下一步“棋”,即對華緩和。可不管怎樣,美國戰略失敗怕是已成定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