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消息,美國一支B-1B“槍騎兵”轟炸機編隊,于4月15日從得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飛抵日本三澤空軍基地。而在關鍵時刻,美日兩國政府官員關于關稅問題的談判在華盛頓舉行。一邊是經濟層面的關稅談判,一邊是軍事力量的部署異動,這兩件事幾乎同時發生,背后似乎暗藏著諸多深意。
從美日關稅談判來看,此次談判備受全球關注。畢竟美國對日本長期存在貿易逆差,2024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達685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認為這一逆差體現了美日貿易關系不平衡,想通過“對等關稅”手段迫使日本重新談判。此前美國雖宣布暫緩對日本等國征收“對等關稅”90天,但日本仍面臨美方10%的基準關稅、25%的汽車關稅和鋼鋁關稅,這對于主要的汽車出口國日本而言,壓力巨大。
特朗普(資料圖)
原本負責與美方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按計劃于美東時間16日上午抵達華盛頓,當天下午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會談。可誰也沒想到,16日上午,特朗普突然通過社交平臺宣布,自己將親自參加與日方代表團的談判,還提及談判將包括“軍事支持費用”,也就是敦促日本為目前約5萬名駐日美軍承擔更多費用。這一消息驚訝了日方代表團,也打亂了日本原本的談判計劃。日本原本打算讓赤澤先傾聽美方要求,回國后再詳細研究談判籌碼。
在白宮,赤澤與特朗普的會談持續了約50分鐘,赤澤轉達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希望盡早達成全面經濟協議的意愿。之后,赤澤又繼續在白宮與美國財長等人舉行了約75分鐘的部長級談判。赤澤就美方加征關稅表達遺憾,強調這可能影響日本對美投資及美國本地就業,強烈要求美方撤銷。雙方最終達成以坦率且建設性態度推進談判、本月內舉行下一輪部長級磋商、持續推進事務級磋商等共識。
但就目前來看,輿論普遍認為,美日關于關稅問題的第一輪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日本未能從美國獲得任何關稅豁免,除了同意再次會面外,幾乎沒有明顯突破。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未來的談判“不會輕松”,“日本和美國之間存在差距” 。
特朗普(資料圖)
就在美日進行這場艱難關稅談判之時,美國轟炸機編隊抵達日本,這一軍事動作格外引人關注。B-1B“槍騎兵”轟炸機是上世紀80年代起裝備美國空軍的一種超音速轟炸機,低空時速達1335千米,與B-52和B-2并稱為美國三大戰略轟炸機。雖目前不能搭載核武器,但其速度飛快,從關島起飛后2小時內就能抵達平壤上空,內外武器載荷加起來約57噸,堪稱“空中軍火庫”,有著很強的遠程打擊能力。
美軍方宣稱,這些轟炸機抵達日本,是為了支援太平洋空軍與盟友、伙伴和聯合部隊舉行的一系列演習,執行戰略威懾任務,加強“印太地區”的穩定。可回顧以往,B-1B轟炸機前往東北亞演習一般不會在韓國或日本的機場降落,在韓國或日本上空完成演習后就返回關島基地。所以,此次B-1B抵達日本,這一罕見舉動難免引發外界諸多猜測。
再看美日關系層面,3月末美國與日本在防長級會談中重申,雙方將積極合作提高防務和威懾能力,加強在西南諸島的存在。美國轟炸機此時抵達日本,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向日本展示其對美日同盟關系的“重視”,用實際行動表明會在軍事上給予日本“支持”,進一步強化美日軍事同盟關系。但這背后,也可能存在對日本施壓的意圖。
特朗普(資料圖)
在關稅談判中,日本表現出一定的不妥協態度,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明確表示,日本不打算在談判中作出重大讓步,也不急于與美國達成協議。美國或許想用軍事部署這一手段,在談判之外給日本施加壓力,讓日本在后續的關稅談判以及其他事務上,能夠更加順從美國的意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