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千道一萬,家里用的鹽啊,歸根到底還是圖個咸味,別管是海鹽、深井鹽、湖鹽,咱老百姓吃起來,真不像買點罕見食材那樣追求“非它不可”。深井鹽和海鹽各有自己的小脾氣,不過我老實說,放家用鍋里,大多數人吃不出來太大差別。有人愿意講究天然風味、微量元素,但做家常菜,哪個順手、干凈、放心,哪個就是“好鹽”。
井鹽、海鹽,咸是咸,卻都各有看家本事
一、說說深井鹽,真不是只有老鹽湖才有的滋味
深井鹽嘛,講白了是指在地下幾百米打出來的鹵水鹽,大多產自內陸,像四川、山西、河南那一帶的鹽場。這類鹽歷史長遠,古時候不就靠這個煮出來調味嘛。井鹽顆粒有點粗,干凈度高,雜質少,是傳統的“安全牌”。我小時候燒菜,家里就用井鹽,顆粒撒下去,咸得均勻,口感挺純正,沒啥花里胡哨的雜味。
這東西炒菜、腌菜、做酸菜都合適。尤其腌咸菜,井鹽下鍋特別容易入味,也不容易變色。缺點也有——礦物質相對少點,不如海鹽種類多。
二、海鹽有點“波瀾”,但更注重天然微量元素
海鹽是大海曬出來的,顆粒比井鹽略粗,有點帶“濕氣”那種感覺。說是含礦物元素多一點,比如鈣鎂鐵鋅啥的,但你真炒一鍋青菜,這些元素能不能吃進多少,咱心里也得打個問號。很多人覺得海鹽有點“鮮”味,咸得沒井鹽那么沖突,口感柔和。
我自己做湯、做涼拌菜,偶爾會用點海鹽。看著菜的顏色沒那么發灰,心理覺得“更健康”一點點。要真說能吃出區別,那就是咸味沒那么死板,適合拌沙拉、點蘸水。
三、超市里各種鹽名頭,別被“高大上”繞暈了
我見過不少人,看到“日曬海鹽”“喜馬拉雅玫瑰鹽”就忍不住想試試,結果價格翻了五六倍,回家剛用,和家里十塊錢一大袋的差不多。我干脆勸一句:除非真吃得出來,或者家里沒事要裝點“小資”,沒必要追熱門頭銜。食鹽關鍵得正規,放心買品牌鹽,那才是硬道理。
四、腌菜、炒菜、烘焙,用鹽其實各有優劣
腌菜、腌肉最好用深井鹽,不容易發苦,也能讓腌制品顏色好看;烘焙、糕點加點海鹽提味,也有不少人喜歡,說輕盈不嗆嘴。我做腌咸鴨蛋、醬油腌雞蛋,用深井鹽,蛋黃流油;有次拿海鹽腌,也行,就是鹽味散得慢。
五、關于“健康鹽”“低鈉鹽”,就別趕這潮流了
市場上“低鈉鹽”成新寵,還有加碘、加鈣啥的。普通人家真沒必要特意去追這些功能性鹽,飯能吃飽,鹽別吃太多就對了。追求咸味之外的“健康高大上”,說實話沒你想的那么有用。
鹽,到底選深井的還是海里的,真沒必要上綱上線。哪個用著合適、價格公道,心里踏實,就用哪個。咱們老百姓吃鹽這事——比起精打細算微量元素,做飯的一顆安心更重要。我現在做飯,就是買大品牌的食用鹽,偶爾換著口味調調情趣,誰也不是非誰不能。
家里常備一種鹽就足夠,真想腌菜、燒菜講究點,多試兩種,把味兒吃明白,再說哪個好。很多事都是嘗試出來的——你不信,自己做兩菜試試,我保證你也沒那么糾結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