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軍的前身是楊虎城的第17路軍,下轄兩個軍28個團,總兵力6萬余人。西安事變之后,楊虎城被逼出國,17路軍也被蔣介石分化瓦解,馮欽哉率2萬余人投靠了蔣介石,剩余的3萬多人被改編為陸軍第38軍,孫蔚如任軍長,下轄整編第17師和整編第177師,師長分別是趙壽山和李興中。之后38軍被派往抗日戰場,在中條山和鬼子血戰了三年,不少官兵血灑疆場。
趙壽山
這樣英勇的一支抗日部隊,就因為參加了西安事變,被蔣介石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僅不給補充,還千方百計想要將其消滅。他先是采用明升暗降的辦法把趙壽山和孫蔚如調離,之后又派自己的親信張耀明出任38軍軍長。張耀明上任后,大肆迫害進步軍官,17師的官兵們忍無可忍,于1945年7月17日在河南洛寧起義,來到了豫西二分區。
17師起義后,蔣介石大為惱怒,將38軍改編為整編第38師。在這之前孔從洲是38軍55師的師長,由于他也參加了西安事變,因此不容于蔣介石。38軍改為整編第38師后,55師改稱整編第55旅,孔從洲調任副師長。隨后蔣介石命令孔從洲率部從鞏縣開往新鄉,打算在途中將55旅繳械。孔從洲對蔣介石排除異己的做法十分不滿,于1946年5月15日率部在鞏縣起義。
孔從洲
由于準備不充分,起義部隊被優勢敵人打散,孔從洲突圍后輾轉到達晉冀魯豫邊區首府邯鄲,受到了劉伯承的親切接見和慰問。三個月后,整編第38師所屬的177旅在輝縣起義,也進入了解放區。1946年9月,晉冀魯豫軍區以起義的17師和177旅為骨干,組建了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孔從洲為軍長,汪鋒為政委,下轄第17師和55師。38軍成立后,開赴山西曲沃一帶進行整訓。
孔從洲是西北軍的老人,長期在老38軍任職,由他出任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的軍長合情合理。但他是起義過來的,對解放軍的作戰指揮和戰術打法都不熟悉,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可38軍當時的任務很迫切,需要馬上渡過黃河,和兄弟部隊一起反攻到豫西,為重回陜南做準備。孔從洲對兄弟部隊不熟悉,對解放軍的打法也不熟悉,直接指揮作戰有一定的困難。
孔從洲
當時38軍的副軍長是劉威誠,他是一個老資格,1927年就秘密加入了共產黨,之后一直在楊虎城的部隊任職,擔任過團長。1945年7月,他率17師起義,擔任該師政委。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組建后,他出任副軍長。劉威誠雖然很早就加入了共產黨,但他和孔從洲一樣,長期在西北軍中任職,對解放軍的指揮風格和打法也不熟悉。這種情況下,為了完成上級布置的戰斗任務,就需要給孔從洲配一個強力的副手。
但這個副手并不好找,他既要有很強的政工能力,以便對起義部隊進行思想改造,同時還要有獨當一面的軍事指揮才能,實際指揮38軍作戰。除此之外,還要對豫西和陜南一帶比較熟悉。毛主席對起義部隊很關心,得知孔從洲的副手不好找后,問身邊的工作人員:韓先楚的老班長在哪里?我看他就很合適。那么毛主席所說的韓先楚的老班長是誰呢?他就是陳先瑞將軍。
陳先瑞是安徽金寨人,出生于1914年,15歲加入紅軍隊伍,跟隨部隊在鄂豫皖和敵人作戰。1932年冬季,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蘇區向川陜一帶轉移。陳先瑞被留在大別山,進入鄂東游擊司令部特務4大隊,當了一名班長。不久后和部隊失散的韓先楚也來到了特務4大隊,在陳先瑞這個班當了一名戰士。二人年紀相仿,志趣相投,經常在一起執行任務,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后來陳先瑞和韓先楚都跟隨紅25軍參加了長征,在陜南,紅25軍建立了游擊根據地,陳先瑞出任鄂陜游擊師師長。不久后韓先楚跟隨紅25軍繼續長征,陳先瑞則留在陜南,堅持游擊戰爭。鄂陜游擊師改稱為紅74師,陳先瑞還是師長。之后他率部在陜南堅持了兩年多時間的游擊戰爭,牽制了敵人大量兵力,有力配合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毛主席高度贊揚了陳先瑞在這一時期的表現,稱:“紅軍主力在西線開展行動,你們就在東邊鬧華山,配合得很好嘛!”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紅74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后方留守處,陳先瑞出任留守處主任,后來又調任陜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四團團長。1941年秋季,陳先瑞進入抗大學習,期間多次受到毛主席接見。1944年冬季,陳先瑞出任豫西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奉命挺進豫西,開辟抗日根據地。
抗戰勝利后,毛主席再次派陳先瑞來到陜南工作,擔任豫鄂陜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原突圍后,陳先瑞來到山西晉城休整。此時38軍正在山西曲沃整訓,任務是渡過黃河,反攻豫西,進而挺進陜南。軍長孔從洲剛起義不久,對解放軍的指揮風格和打法還不熟悉,對兄弟部隊也不了解,實際指揮作戰有一定的困難。為了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孔從洲需要一個強力的副手來協助自己作戰。
這個副手需要軍政雙優,而且還要熟悉豫西和陜南的情況,因此并不好找。毛主席想到了陳先瑞,認為他各方面的條件都符合。隨后毛主席親自點將,讓陳先瑞來到38軍擔任副軍長,分管作戰。陳先瑞上任后不久,就率領38軍第17師和兄弟部隊一起渡過黃河,挺進豫西,在沒有后方的情況下獨立作戰,牽制了敵人十多萬精銳部隊,極大減輕了陜北和中原戰場的壓力。憑借著多次在陜南地區的出色表現,陳先瑞被毛主席譽為“陜南王”。1955年秋季,陳先瑞被授予中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