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R7從設計上來說,就是一臺非常完美,沒有短板的車型。
30萬左右的定價,寬敞的空間、增程架構、鴻蒙座艙擁有不錯的科技感,而且ADS 3(參數丨圖片).0系統在這個市場中,也有很好的駕駛輔助能力。
關鍵是,從賣相來看,智界R7長得足夠好看,滿足了不少人的消費需求。
過去幾個月,智界R7的銷量一直走高,上個月銷量接近1萬臺,是典型30萬級SUV市場的頭部車型,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增量機會和市場肯定度。
智界選擇推出更強的版本:大電池增程版。
指導價29.98萬的智界R7 Max版,相比于此前的Max版車型,電池包容量從37度電升級到了53度電,并且從磷酸鐵鋰升級成了三元鋰電池。
因為更大電池包自重更高的原因,電機也從200kW升級到了227kW。
但價格,也只是貴了一萬而已,從成本上來算,37kWh的磷酸鐵鋰電池升級到53度的三元鋰電池,成本大約增加了兩萬。
所以此次智界R7的升級,屬于一種回饋式的升級。
能夠在如此內卷的市場中做出成績,并且還能及時回饋市場,說明智界R7至少做對了兩件事兒:
1、讀懂這個市場到底需要什么。
目前的市場結構,是燃油車市場下滑嚴重、純電車單價想要走高很難,并且PHEV插電混動弊端難以剔除的問題。
新能源時代是來了,但怎么在高端市場中做出成績?
智界R7的選擇,是REEV增程架構,同時附著華為強大的智能化技術儲備,和手機的聯動、智能座艙的UI規劃,以及不錯的駕駛輔助系統。
這些不僅需要對市場的精準預判,還需要技術儲備,目前科技企業入局汽車板塊,能做好的企業也只有華為,大體來說手機企業造車,只有三家形成了能量。
小米、華為、魅族。
鑒于魅族在手機圈本身就微弱的影響力,在汽車圈并沒有提供很多的技術儲備,并且號召力微弱。小米的確在市場中獲得了成功,但駕駛輔助能力并不強,且當下來看車型少,入侵市場的能力還沒那么強。
基于這種背景,華為賦能之后的智界R7,的確擁有極強的號召力,獲得成功也就成為了必然結果。
2、精準調節產品定位。
其實智界R7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做出了多次調整。
從純電版增設出REEV增程兩個技術路線,并且REEV增程版ADS 3.0全部免費送,說明其就是想要借助目前優秀的內燃機技術儲備,在高端SUV市場中做出成績。
接著就是在雷達、芯片、電池包、電機成本降低的情況下,推出大電池包版本。
53kWh電池包已經要比很多EV純電動車的電池包要更大,十萬的電車裝備50度電池包的車型不少,30萬左右的智界R7,電池包也只是比Model Y小了10kWh左右。
沒有一臺車的成功是非常輕松的,智界R7的成功是基于多次調整產品形態和定位,畢竟市場競爭對手也都在及時調整。
從體驗感上來說,大電池包的產品,在高端市場更有吸引力。
一個是,純電續航半徑更長,能夠應對半徑150km的城市往返,經濟性能更突出,另一個,用戶不必經常充電。
過去兩年,不少企業想要在30萬級市場中做出成績,但基本上無一例外都隕落了,很難繞過特斯拉的防線,除了品牌差距之外,還有產品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成功突圍的品牌,除了鴻蒙智行之外,也只有理想。
其實退一步來看,智界R7的成功也很難被復制,核心點就在于其抓住了市場真正的需求點,并且拿出了該有的技術儲備,想要做到這兩點,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真就很難。
除了企業內部的問題之外,市場接不接受也很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