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發(fā)動叛亂的動機是什么?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明智光秀策劃并發(fā)動的一場針對其主君織田信長的叛變。因發(fā)生于京都四條西洞院的本能寺,史稱“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
此次叛變明智光秀率領約1萬3千名兵力,包圍并火燒織田信長覲見天皇過程中的駐地本能寺。織田信長雖然和幾十名親信竭力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最終在火海中自盡。
信長的嫡長子織田信忠在當日早晨得知父親遭遇襲擊后,逃到二條御所進行抵抗,最終也在同日選擇自盡。
織田信長劇照
事變后僅十天,光秀便在豐臣秀吉和織田家舊部的聯(lián)合討伐下兵敗自殺。而豐臣秀吉在討伐光秀中的表現,為其贏得了聲譽,隨后接替主君信長,成功統(tǒng)一了日本。
而作為織田信長的得力干將,明智光秀為什么發(fā)動叛亂?發(fā)動叛亂的動機到底是什么?這也成了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
隨之誕生的,有“光秀保皇說”,也就是明智光秀是擁護天皇的勤王主義者,阻止信長篡奪皇位的野心,與朝廷內的“反信長神圣同盟”訂立了密約。
“光秀野望說”,也就是明智光秀懷有奪取天下的野心,想要成為天下人。
圖片來自網絡
“朝廷陰謀說”,也就是說織田信長與天皇存在矛盾,朝廷拉攏勤王派的明智光秀,并計劃殺除掉田信長。
“足利義昭陰謀說”,也就是明智光秀沒有放棄足利義昭幕臣的身份,在足利義昭的勸說下發(fā)動了本能寺之變。
“秀吉陰謀說”,認為豐臣秀吉是事后第一個趕回近畿,并于山崎打敗明智光秀的英雄,是整場事件的最終、最大得益者,秉著誰受益誰嫌隙最大的原則,本能寺之變可能是他推動的。
豐臣秀吉推動劇照
“家康陰謀說”,認為德川家康與明智光秀及其家臣齋藤利三聯(lián)合謀害信長。
等等說法很多,那么哪種最可信呢?
我個人覺得,這些說法或許存在,但不是單一的,畢竟歷史事件往往是多個因素引發(fā)的。光秀冒險去發(fā)動這場叛亂,或許有陰謀去支持,去煽動,但最重要的,必然還是和他自身有著很大關系!
本能寺之變發(fā)生前,織田信長是日本最強大的男人,他基本上蕩平了京畿地區(qū)的反抗勢力,控制了以京都為中心的半個日本,統(tǒng)一整個日本也只是時間問題。
織田信長
當織田信長滅掉了武田氏之后不久,織田信長邀請德川家康和武田家降將,武田信玄的外甥兼女婿穴山梅雪來到信長的居城安土城。
這年剛好是信長和家康同盟二十周年,信長便讓自己的得力干將明智光秀負責宴會接待。
傳說在宴會中,由于一條咸魚太臭了,織田信長大發(fā)雷霆,當眾給了光秀幾個大畢兜,并狠狠地羞辱了光秀,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光秀之所以反叛的直接原因。
事實上,任何帶有怨恨的報復,往往不是一個事件促成的,而是長期的矛盾積累導致的。織田信長這個人脾氣比較暴躁,對屬下刻薄寡恩,動輒打罵,經常逼著下屬干一些對方不愿意干的事情。
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劇照
比如某次宴會,織田信長逼明智光秀喝酒,光秀因為拒絕而被信長壓在身下,當眾動粗,拔刀相向。
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智光秀把自己的母親送到八上城作人質,換取波多野兄弟出降,注意沒有結衣。但因織田信長不承認波多野的投降,又以為明智光秀拿普通老婦假扮自己母親作人質而大怒,直接斬殺了波多野兄弟,導致明智光秀的母親也被八上城的士兵殺死。信長和光秀有了間接的殺母之仇,這也成為光秀怨恨信長的一個原因。
因此,淮下書生認為光秀怨恨信長是主要的,這也是即便有陰謀論,也才能借助光秀的怨恨而真正實施。總之,織田信長終究是死了,中道奔殂于日本統(tǒng)一的過程中!
那么,你們覺得明智光秀的動機是什么?
歡迎關注“淮下書生”,閱讀觀看更多歷史文學原創(chuàng)文章和視頻!
版權聲明:本文及相關視頻由淮下書生原創(chuàng)撰寫拍攝,非“淮下書生”署名的發(fā)布,皆為抄襲搬運。任何平臺個人禁止抄襲搬運,喜歡可以轉發(fā)分享點贊評論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