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當時和張郃有什么算計,我們不好說。而當時的司馬懿,是否還依然忠于曹魏,是否已經(jīng)有了奪權(quán)的念頭,我們同樣也不知道。
這種心理活動,大概只有司馬懿本人才知道。
但有一件事,我們很清楚。
那就是當司馬懿和諸葛亮開始對峙的時候,蜀漢這邊,當時也同時也開始內(nèi)斗了。
而這次內(nèi)斗的主角,正是當年在白帝城托孤當中,和諸葛亮一起被定為托孤大臣的李嚴。
在之前幾年的歷史主線劇情當中,李嚴一直都沒有出現(xiàn)過。從白帝城托孤之后,李嚴仿佛就直接下線了。
那么,在之前的幾年里,李嚴在干嘛呢?同樣都是托孤大臣,為啥諸葛亮的北伐搞得轟轟烈烈,李嚴卻一直默默無聞呢?
按照史書記載來看,當時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在劉備臨終之前,李嚴除了奉命輔政之外,他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鎮(zhèn)守永安。永安就是白帝城那邊,也就是今天的重慶一帶。自打夷陵之戰(zhàn)結(jié)束以后,這里就成了蜀漢抵御東吳的最前線。
只不過自從劉備去世之后,在諸葛亮的主持下,蜀漢和東吳重新恢復了‘友好關(guān)系’,雙方也沒再打起來。這樣一來,永安這塊地方的重要性,就被暫時淡化了。
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諸葛亮坐鎮(zhèn)成都,收拾蜀漢的爛攤子。后來,諸葛亮又南征平叛,徹底搞定了蜀漢的內(nèi)部問題。而當諸葛亮在忙這些事情的時候,李嚴則是一直坐鎮(zhèn)永安,防備東吳的進攻。
但這樣一來,因為這兩年當中,李嚴遠離蜀漢中樞,所以諸葛亮的權(quán)勢,就徹底壓過了李嚴。
這無疑讓李嚴很不舒服。
于是接下來,諸葛亮和李嚴之間,第一次產(chǎn)生了明顯的分歧。
公元226年,諸葛亮出兵漢中,準備開始北伐。而在進行北伐之前,諸葛亮就給李嚴寫了信,讓他帶著自己的人馬過來,負責鎮(zhèn)守漢中。
結(jié)果,李嚴收到信之后,找了各種理由,堅決不肯過去。而且,李嚴還同時要求,從益州內(nèi)部劃分出五個郡,重組一個巴州,然后由自己來擔任巴州刺史。
從李嚴的角度來看,自己既然是輔政大臣,就應該有輔政大臣的權(quán)柄!當時諸葛亮擔任益州牧,自己既然也是輔政大臣,那就應該同樣兼任刺史或者州牧。
可是從諸葛亮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妥妥的分裂行為了。
只是此時北伐在即,諸葛亮也不好首先挑起蜀漢內(nèi)斗。于是,諸葛亮拒絕了李嚴的申請,隨后又派陳到入駐永安。名義上是歸李嚴節(jié)制,但實際上,也有一絲監(jiān)督李嚴的意思。
這個陳到,雖然名氣不大,但卻是當時蜀漢軍中一個關(guān)鍵人物。陳到資歷很老,早在當年劉備還在豫州的時候,就開始追隨劉備。而且,陳到很能打,屬于是和趙云一個類型的人物。
所以,當時的諸葛亮,就等于是派了一個‘小趙云’,來幫助李嚴鎮(zhèn)守蜀漢東線。如果李嚴真有什么不軌的行為,估計陳到也能第一時間擋住。
見到諸葛亮不答應自己,后來,李嚴又給諸葛亮寫信,提出要讓諸葛亮稱王,還要讓他加九錫!
你拿我當什么人了?
當諸葛亮看到這封信之后,當即就怒了!如果說,之前的李嚴要求分治巴州,還可以用他想強化東線防務來解釋。那么給諸葛亮加九錫這件事,就是妥妥的‘使壞’了。
以諸葛亮的身份和地位,就算他真這么干了,當時蜀漢內(nèi)部也沒人敢質(zhì)疑。就連劉禪,說不定也得主動給他加這個待遇。可問題是,一旦諸葛亮接受了這個待遇,他以后該如何做一個純臣?如何指揮北伐?到那個時候,李嚴確實可以趁機奪權(quán),但蜀漢整體卻要因此而受損!
這就是典型為了一己之私,罔顧國家而不顧!
古往今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每一個朝代,也從來都不缺少政治斗爭。但是如果為了政斗,把國家利益放在后面,這就不行了。
諸葛亮顯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雖然此后對李嚴很不滿,但依然沒有處置李嚴,甚至還對李嚴進行了安撫。
就這樣,又過了四年之后,等到諸葛亮連續(xù)三次北伐結(jié)束,曹真帶兵要征討蜀漢的時候。當時曹真來勢洶洶,諸葛亮也提前收到了消息,所以緊急從蜀漢各地調(diào)兵,前往漢中準備防御。
而當時的李嚴手上,恰好掌握了蜀漢的東線軍隊,足有兩三萬人。于是,諸葛亮就讓李嚴帶著麾下的軍隊,來漢中進行支援。
結(jié)果這一次,李嚴又開始談條件了。
李嚴認為,曹魏那邊的幾個輔政大臣,都有自己開府的權(quán)力。在蜀漢這邊,諸葛亮自己也已經(jīng)開府,那自己是不是也應該開府呢?
這個質(zhì)疑,聽上去似乎沒什么毛病。但問題是,在古代,開府就是建立一套以自己為核心的辦公機構(gòu)。如果當時李嚴真的開了府,蜀漢高層馬上就會有分裂的傾向。
所以,對于李嚴的這個要求,諸葛亮依然不可能答應。
不過,為了讓李嚴迅速帶兵過來支援,避免未來出現(xiàn)重大損失,諸葛亮還是進行了一定的妥協(xié)。他。諸葛亮下令,讓李嚴的兒子,接管江州防務。也就是將李嚴的基本盤,直接交給他兒子來管理。
這樣一來,李嚴也不用擔心,自己離開老巢之后,會被諸葛亮架空奪權(quán)。
說白了,諸葛亮這么做,就是想給李嚴一顆定心丸。
直到諸葛亮下了這個命令之后,李嚴才同意帶著麾下的軍隊,前往漢中支援。
而后來的事情,大軍也都知道了。曹真雖然來勢洶洶,但卻因為天氣原因,走到一半就回去了。再之后,諸葛亮就開始了第四次北伐。
但這樣一來,李嚴此時依然還在漢中,還沒返回東線。
于是,此時的諸葛亮就繼續(xù)安撫李嚴,積極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他自己帶兵去前線打仗,然后讓李嚴負責后勤糧草補給。
對于諸葛亮和李嚴之間的矛盾,后世其實一直有很大的爭議。
有人認為,諸葛亮過于擅權(quán),屬于是典型的權(quán)臣作風。他排斥李嚴,不肯給李嚴權(quán)力,所以才激起了李嚴的爭權(quán)之心。
但也有人認為,非常之時,應該做非常之事。此時蜀漢的情況并不容樂觀,如果諸葛亮不能集大權(quán)于一身,蜀漢就不能北伐。
而且,諸葛亮當時已經(jīng)多次進行了妥協(xié),力求團結(jié)蜀漢內(nèi)部一切力量,只求能進行北伐!所以他和歷史上其他獨掌大權(quán)的權(quán)臣,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
這些爭議,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討論出結(jié)果。
因為只要立場不同,看待這件事的態(tài)度,一定會截然不同。
但對于諸葛亮和李嚴的這些分歧,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卻很清楚。
接下來,就在諸葛亮在前線,積極和司馬懿進行對峙的時候。身在后方的李嚴,開始用后勤的手段,來制衡前線的諸葛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