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安全局(FSB)突然對聯邦稅務局(FTS)展開大動作搜查,而這個機構的“老掌門”,正是現任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表面上看是反腐、查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背后藏著更深的算計——普京在敲打米舒斯京,敲打這個可能威脅他權力的“技術官僚”。因為俄羅斯憲法規定,若總統“意外缺位”,總理將自動代行總統職權。
FSB的行動打著“經濟調查”的旗號,但俄羅斯財政的窟窿,遠比官方數據更復雜。
非油氣稅收增長僅10.6%,遠低于18.3%的目標,這意味著俄羅斯財政缺口可能高達2萬億盧布(約243億美元)。更糟的是,油氣收入也因油價暴跌而縮水。雙線崩塌下,俄羅斯財政赤字可能飆升至6.5萬億盧布,是原計劃的5倍。
而米舒斯京的稅務系統,正是這場危機中的“關鍵先生”。他十年前接手時,俄羅斯非油氣稅收占比僅17%,如今已超25%。他推行的數字化改革曾被視為經濟“救星”,如今卻成了被攻擊的靶子。普京需要有人為財政失敗背鍋,而米舒斯京的“改革遺產”,成了最方便的替罪羊。
米舒斯京曾是普京最信任的“管家”。他低調、高效,不摻和政治斗爭,只管埋頭干活。但人怕出名豬怕壯,如今他的支持率飆升到61%,僅次于普京,甚至超過了國防部長紹伊古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更致命的是,俄羅斯憲法規定,若總統“意外缺位”,總理將自動代行總統職權。在普京健康狀況屢遭質疑的背景下,這條條款成了米舒斯京的“政治護身符”,也成了普京的“眼中釘”。
西方也在推波助瀾。米舒斯京團隊被視為俄羅斯精英中“最不涉戰”的一派,若政權更迭,他可能成為西方最易接受的過渡人選。普京豈能容忍這種“備胎”存在?
FSB的介入讓這場博弈更撲朔迷離。
一方面,反腐調查可能揭露稅務系統深層腐敗,為普京贏得民心;但另一方面,過度打壓可能引發精英階層反彈,甚至動搖俄羅斯財政體系根基。畢竟,米舒斯京的改革曾讓俄羅斯經濟短暫復蘇,如今若連他也倒下,普京還能指望誰?
但普京顯然已下定決心。他需要的不是“能臣”,而是“忠臣”。米舒斯京的野心,哪怕只是潛在的,也必須被掐滅。
米舒斯京能否在普京的“權力絞殺”中全身而退?俄羅斯政壇是否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普京的“后普京時代”布局,是否會因此加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