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圭海四記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圭海四記專注于閩南本地化文史研究,主要記錄以海滄為中心的龍同海地區的文史現象,因地域及見識局限,難免主觀臆斷,歡迎指教、批評。
以下合計約876字,如有缺失、紕漏,敬請留言告知:
萬歷癸丑《漳州府志》
龜嶼城,萬歷初,同知羅拱辰筑城嶼上,名八卦城。功甫半,就后為浦之勢家撤去。其地砥柱海口,實為郡城門戶,又為澄之險要。先是,郡守羅公議移海門、濠門二巡司屯城其上,未果。
崇禎《海澄縣志》
圭嶼城,一名龜嶼,在邑治之北海口地方。萬歷初,同知羅拱辰筑城嶼上,為龍馬負圖之象,名八卦城。功甫半,就后為浦之勢家撤去。其地砥柱中流,實郡城門戶,又為澄之險要。先是,郡守羅公議移海門、濠門二巡司屯其上,未果。萬歷乙卯,眾議建塔九級,邑人周起元主議成之。近因洋船不利,或有疑此塔為龜上帶箭者。下有天妃宮,邑令劉公斯[土來],又筑銃城數垛,以御??堋=裆咱?,議修葺之。《圭嶼建城設兵碑記》郡人蔣孟育撰。見山川。
康熙《海澄縣志》之一
圭嶼城。
康熙《漳州府志》之二
圭嶼城,明萬歷初,同知羅拱辰建,知府羅青霄議移海門、濠門巡檢司駐其中,不果。城今廢。此地砥柱中流,為郡城門戶,所當議復者。
乾隆《福建通志》
圭嶼城,明萬歷初,同知羅拱辰建,今廢。府志以此城「砥柱??冢瑸榭こ情T戶」,所當議復者。
乾隆《海澄縣志》之一
圭嶼城,隆慶年間,郡丞羅公拱宸筑。城凡八面,以象八卦,名曰神龜負圖。未幾,為勢豪所毀,遠近恨之。后郡分守洪公世俊、推官蕭公基、邑令傅公櫆共興復焉。有蔣吏部《圭嶼城設兵記》。今復廢。
乾隆《海澄縣志》之二
圭嶼城,隆慶年間,郡丞羅公拱辰筑城八面,以象八卦,名曰神龜負圖。未幾,為勢豪驅石以繕私城,遠近恨之。后郡分守洪公世俊、司李蕭公基、邑令傅公櫆共興復焉。有蔣吏部《圭嶼建城設兵記》,今廢。
嘉慶《大清一統志》
銃城,在海澄縣北,凡三。一,周一百十三丈有奇;一,周六十六丈八尺;一,周七十丈有奇。皆明天啟、崇禎間筑,置銃以備海寇。
同治《福建通志》
圭嶼城,在圭嶼。砥柱??冢瑸榭こ情T戶。明隆慶間,同知羅拱辰筑,凡八面,以象八卦。尋毀,后分守洪世俊、推官蕭基、邑令傅魁修復,今廢。
注曰:圭嶼城,明代大月港興衰的一面鏡子,與榮俱榮、與損俱損。正因為如此,短暫的月港榮光,也使得當時的人們,一度認為圭嶼在風水方面存在疑慮。
●「圭海四記」全文目錄索引
以下為《海滄方志匯編》目錄
茲土久遠,追遠不易,只為留存一個有溫度的圭海記憶。
圭海四記
Amoynotes
中國·廈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