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日子平淡。
在這個秋意闌珊的午后,端坐窗前,靜靜享受那一抹陽光,好像可以忘記一切煩惱與瑣碎。
走過山長水遠的流年,時至今日才發現:原來心底最念念不忘的地方還是故鄉。
說到“故鄉”,好像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給它一個定義。只是偶爾想起一些美好的畫面大多來源于那個地方。
綠藤爬滿了墻院,燕子筑巢在檐下,炊煙裊裊于庭前,還有一個孩童倚門正瞌睡……都是美好的記憶片段。
只是當時年幼無知,并沒有任何察覺,甚是覺得快快長大、快快逃離得好。
“逃離”這個詞不知道是否用得恰當,但每次回去都是一樣的心態:滿心期待地回去,然后又迫切地想要離開。
也不知為什么,自己好像從未有過深刻的“留戀”。可是不舍的情感,卻又會在離開不久之后又出現真正然后又會覺得還是回去得好。
些許是種矛盾的情感吧!
有人說是大地方安不了身,小地方裝不下夢想。所以心里才會有那種復雜又矛盾的情感。
好像是,好像也不是。
畢竟,不是每個人的離開都是為了夢想。所以,偶爾我也會想自己的這種逃離又是為了什么呢?
如果兜兜轉轉的結果還是想要回去的,何不一開始就不選擇離開呢?
當然,這樣的想法也只是想想,在外遇到一些不開心的時候,碰上一些心情糟糕的時候。想來,故鄉的存在就好像是父母一樣,抑或說扎根在那里的家人。因為有家人,所以才叫“故鄉”的嗎?
是,但不只是如此。故鄉,還是一個人成長的地方。
我記得滿地金黃的油菜花,我記得沉甸甸的稻穗;我記得戲水摸魚的夏天,我記得門前堆滿積雪的冬天;我記得“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的期望,我記得“三歲老大七歲看老”的教育;我記得那個放牛的小女孩,我記得那座只有200人不到的學校……我記得很多,很多事、很多人都在那個叫做“故鄉”的地方。
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人散了,事淡了,然后故鄉就被留在了記憶里。
而在我們一些人的口中,我們每次提起故鄉,不是說故鄉,是我們老家,故鄉的定義好像就被局限在“家”這個字上面。
也是如此,所以偶會懷疑:是不是換個地方安家,那個故鄉就會慢慢淡出記憶,變得不再那么重要。
我也不知道,或許會吧!畢竟,人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
而我只是一個尋常人家的女子,離開某個地方也只是因為人生本有很多無所依從,無所寄托,所以才選擇了四處漂泊。
哪怕真想永遠停留在一個地方,也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或許離開自己的家也是早晚的事,就像長大一樣。不管是否愿意,一些事就是無法改變。
而某些事情的發生,也不一定就是壞的。畢竟,很多事情的發生都在推動著我們向前看,也是因為一些事情,我們變得堅強、變得勇敢,變得可以一個人默默守護著一些人的世界……
想,一提起都是回憶,好似夢里夢外是那念念不忘那黛瓦白墻、庭院月光,以及門前門后悠悠的風景。而自己亦是有所想念……
可能是選擇生活與那個地方漸行漸遠,所以記憶變得格外珍貴起來。
當然,也許這也是好事。倘若一直停留在那里,可能也不會有那么多情感,甚至會有厭倦。就像自己,每次回去待得時間久了,就會有種想快點離開的想法一樣。
所以,不管怎樣,一切都隨緣安排吧!
THE END
好好生活,慢慢遇見
不定期更新,請多包涵
【不慌不圓】
心情|閱讀|雞湯|興趣|牢騷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希望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BU HUANG BU YUA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