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新化山歌傳承人畢伶俐老師收徒儀式在向東古街慎德堂莊嚴舉行。儀式遵循梅山傳統習俗,融合現代藝術元素,展現非遺文化薪火相傳的生動場景。
收徒儀式現場布置古樸典雅,凸顯梅山文化特色。四名新弟子依次向師祖伍芬鄧和師父畢伶俐敬茶、宣讀拜師帖,畢伶俐則鄭重宣讀師訓,強調“德藝雙馨、守正創新”的傳承宗旨。
新化縣原副縣級干部、三級調研員方東升,縣文聯主席盧曉星、金鳳鄉人大主席邱玉兵、縣文旅廣體局二級主任科員曾慶雄、萸江詩社副社長謝五八、新化縣武術協會副秘書長鐘玉輝、桑梓鎮中心學校負責人唐利兵等嘉賓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畢伶俐對新化山歌傳承的貢獻,并提出殷切期望。
方東升指出,“非遺保護需扎根民間,更要與時俱進,讓年輕一代成為傳播的主力軍。”
鐘玉輝提出“非遺聯動”構想,“梅山武術與新化山歌同屬國家級非遺,可通過文旅融合、節慶展演等形式協同推廣,打造新化文化名片?!?/p>
唐利兵建議,“非遺傳承從基礎教育抓起,將山歌納入鄉土教材。”
謝五八從文化生態角度呼吁,“保護山歌的方言土壤,記錄老藝人的活態記憶至關重要?!?/p>
曾慶雄表示,“收徒不只是技藝傳授,更是文化血脈的延續?!毕M吜胬蠋煄ьI徒弟通過舉辦公益傳習班,借助網絡推廣山歌,讓非遺“活”在當下。
活動現場,畢伶俐與弟子們聯袂獻藝,在吉他手吳俊山的伴奏下,既演繹了原生態的新化山歌,又演唱了現代流行歌曲,展現了非遺藝術的包容性與時代感。
婁底市書協副主席曾憲良即興創作書法作品,以筆墨為儀式增色,象征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交融。
縣文旅廣體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魏柳娟,中國作協會員曾晨輝、公益人士袁湘南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
此次收徒儀式,既是非遺傳承的里程碑,也是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新起點。在政府、學界、藝術家的多方合力下,新化山歌正以更年輕的姿態走向未來,為鄉村振興與文化自信注入持久活力。
作者 卿躍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