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山東泰安舉辦的國際古跡遺址日主場活動上,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推介2024年度優秀文物主題游徑,更好保護利用文物,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推動文物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其中,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申報、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參與策劃的“江南水鄉·斗米尺布”文物主題游徑入選十佳案例,“百年工商”文物主題游徑獲評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別推薦案例“東坡行旅——中國文物主題游徑”中,江蘇無錫宜興、徐州、常州、揚州四城憑借豐富的東坡文化資源成為此游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江蘇始終將文物保護視為傳承文明基因、塑造文化自信的核心工程,讓每一處文物都成為“何以中國”的生動注腳。
江南水鄉·斗米尺布”文物主題游徑
江南地區的環太湖流域分布有大量與耕織傳統高度關聯的歷史文化資源,塑造了具有在地傳統的生產、治理、文化體系,是丈量人民生活的“最小刻度”。“江南水鄉·斗米尺布”包含62處文物遺存,以“三大板塊,六大故事,多重舉措”的體系整合,串珠成鏈,“因物成徑”為集中展示米布江南文化群像的文物主題游徑,呈現一副盛世華章下,“日用而不覺”的“千里江山圖”。
一斗米,一尺布,記錄著城市鄉村千百年的滄桑變幻。在“歷史”板塊,游徑以“蘇湖一熟天下足”為主題講述“一粒稻米的歷史行旅”,文物點包括草鞋山遺址、葉圣陶墓及執教處舊址、陸龜蒙墓等;以“繡云織霞機杼聲”為主題講述“太湖南畔的千年綢都”故事,文物點包括師儉堂、江豐農工銀行舊址、絲業公學舊址、先蠶祠等。
江南千百年來孕育了許多杰出人才,名士精神為江南文旅提供了充實的人文資源。在“人物”板塊,游徑以“晴耕雨讀修文業”為主題講述“士大夫的物質與精神”故事,文物點包括蘇州文廟、蘇州織造署舊址、太湖水利同知署舊址、耕樂堂等;以“貽谷高義傳千秋”講述“米布間的德善教化”故事,文物點包括范氏義莊舊址、嚴家橋春源布莊、蕩口華氏老義莊等。
江南地區同樣經歷了激情燃燒的歲月,見證了幾代人實業救國興國的夢想、備嘗艱險又堅韌不拔的歷程。在“事件”板塊,以“農桑錫紡工商興”為主題講述“近代工商業飛速崛起”的故事,文物點包括無錫縣商會舊址、茂新面粉廠舊址、榮德生舊居、榮巷近代建筑群等;以“春雷陣陣滿地紅”為主題講述“為人民而建設的江南”故事,文物點包括北倉門蠶絲倉庫、春雷造船廠船塢、江陰蠶種場等。
圍繞“斗米尺布”主題,江蘇不斷細化深耕,將具有強代入感和體驗感的真實故事帶到公眾身邊。在蘇州,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舉辦草鞋山文化大講堂、考古研學等系列主題活動;震澤絲業公學舊址推出桑蠶文化主題大講壇;太湖雪蠶桑文化園推出春日研學系列活動。在無錫,薛福成故居通過東方意境和潮流美學相結合的空間展示,將于暑期舉辦“薛家花園藝術展”。在常州,大成三廠舊址開展“我是小廠長”紡織主題研學課程,讓“斗米尺布”的江南智慧滋養美好生活。
“百年工商”文物主題游徑
無錫、常州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發祥地,是現代鄉鎮企業的搖籃。豐富的老廠房、辦公樓、倉庫、碼頭等工業遺產,工商巨子故舊居,是重要的城市記憶,展現無錫、常州百年的工商光輝歷程。“百年工商”文物主題游徑將兩地合計21處故居、老廠房、辦公樓、倉庫、碼頭等文物資源串珠成鏈、連點成片,集中展示了兩地百年工商發展的光輝歷程。
在無錫,從業勤紗廠到以棉紡織業、面粉業、繅絲業為主體的民族工商業,“敢創人先、堅韌剛毅、崇德厚生、實業報國”的錫商精神由此孕育。茂新面粉廠舊址點位涵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福成故居建筑群、茂新面粉廠舊址、大窯路窯群遺址、榮氏梅園等,漫步其中,感悟一個民族穿越風霜的精神力量。
大運河流淌千年,“運河兩岸廠房如織”是對常州工業與運河交織的生動寫照。戚機廠、戚電廠、大明廠,常州運河沿岸三大百年老廠,勇立潮頭,造就了一段運河新傳奇。工商先驅盛宣懷、紡織巨子劉國鈞等常州近現代工商業名人,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常州民族工商業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百年工商,實干興邦”。圍繞“百年工商”主題,榮巷近代建筑群在今年4-12月期間,舉辦為期八期的“榮巷紅色工商思政研學活動”,形式包括讀書會、沉浸戲劇、拓印、非遺體驗等。“火車夢工廠 匠心鑄傳奇”戚機廠舊址舉辦火車文化園親子研學團,揭開百年車城的神秘面紗,感受大國力量匠心常傳智能制造。恒源暢廠舊址將打造5MART夏日夜市,涵蓋美食、美景、特色表演,形成極具特色的“夜經濟”風景線。
蘇東坡與江蘇的歷史淵源頗深,“東坡行旅——中國文物主題游徑”中,涵蓋徐州“以身率志,文匯快哉”、常州“毗陵我里,孤舟相依”、揚州“務實治理,流連江淮”、宜興“買地安居,擇鄰君子”等4條城市主題線路,包括各級文物核心資源9處,揚州大明寺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常州藤花舊館(前北岸明代楠木廳)、宜興東坡書院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徐州東坡石床、快哉亭,常州東坡書院、東坡洗硯池,宜興東坡海棠等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徐州黃茅岡1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以及大量的其他關聯文物和文化資源。
沿著“東坡行旅”游徑而行,從常州出發,東坡公園以其獨特的園林風光和豐富的東坡文化遺跡,成為游客們探尋東坡足跡的首選之地。園內的艤舟亭、東坡書院等景點,不僅保存了東坡當年的生活痕跡,更通過現代展示手段,讓游客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東坡的詩意人生。來到宜興,這里的山水讓蘇軾贊不絕口,曾寫下“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的詩句。邵氏祠堂內有一棵海棠樹,枝葉繁茂、生機盎然,相傳是蘇軾親手所植,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徐州與揚州,作為蘇軾曾經任職和游歷的地方,同樣擁有豐富的東坡文化資源。揚州平山堂北的谷林堂是東坡所建,堂額“谷林堂”三字,集自東坡的法帖。登徐州云龍山,觸摸“崗頭醉倒石作床”的東坡石床,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深入了解東坡的為官之道和人文情懷。
據悉,下一步,省文旅廳將指導各地積極推進文物主題游徑,挖掘現有文物資源,釋放文物價值,加強文旅配套設施建設,豐富人民文化熏陶與旅游體驗的生活需要,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文物和遺產資源真正活起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