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去鄰居徐大爺家,徐大爺兩口子生了一兒一女,一家四口和老母親住在一起。
他們家門口有個“五好家庭”的牌子,每次去他家玩,我總會猜想這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只有徐大爺家門口有這個牌子,別人家沒有呢。
他們家修了一個大大的門樓,從門樓進去是一間明亮的堂屋,堂屋東西是起居室,在那個年代,算是居住條件比較好的。
婆媳從來沒有紅過臉、夫妻從來沒有打過架、父母也從來不打罵孩子,這在農村很罕見。
后來漸漸長大,懂得多了,才發現家風好的家庭真的有種魔力,讓人忍不住想靠近。
《禮記》有云:“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p>
好家風積攢好福氣,家風越來越好的家庭,往往會有這幾個征兆,一般人覺察不出。
夫妻之間,從不互相抱怨
把日子過得稀碎的人,往往對夫妻關系不屑一顧。
很多人覺得,夫妻之間就是那么回事,蜜月期的那幾個月甜甜蜜蜜,接著就是懷孕生孩子,落入瑣碎生活中。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夫妻之間的愛情早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親情,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不得不共處一室的無奈。
于是很多人才會如此解讀中年夫妻——彼此牽手,就像自己左手摸右手那樣熟悉和無感,沒有想主動與伴侶親密的沖動,畢竟結婚這么多年,都是老夫老妻的。
平常互相看對方不順眼,丈夫不滿意妻子的身材,嫌棄妻子不溫柔,指責妻子只會喋喋不休;妻子埋怨丈夫無能,這么多年了一直賺那點死工資,連老婆孩子都養不好。
任何事情都能引發爭吵,吵到最后,變成單純地發泄情緒或是攻擊伴侶。
夫妻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夫妻不合,動不動就吵架、互相抱怨,特別影響家風。
誰都沒有心思好好生活、工作,誰都沒有多余的精力管理家庭,怎么可能會越過越好。
夫妻情緒穩定,懂得巧妙化解矛盾,而不是互相抱怨和指責,家風越來越好的家庭,都是這樣的。
不是沒有矛盾和分歧,而是在遇到分歧時,懂得如何正確表達,巧妙化解矛盾;
不是沒有坎坷和不順,而是在遇到事情時,夫妻倆擰成一股繩,一起面對困難,互相攙扶著跨過生活的溝溝坎坎。
夫妻同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過不去的坎。
夫妻之間不抱怨,穩住情緒,就是穩住了家庭。
家風越來越好的家庭,大多是這樣的。
只是很少有人察覺到其中的微妙,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只羨慕人家丈夫會賺錢、妻子賢惠能干,卻不知道人家夫妻是怎么相處的。
父母與子女之間,從不互相責怪
家風不好的家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經?;ハ嘀肛?。
父母指責子女不孝順,辛苦養育他們一場,他們卻不懂得感恩;
子女指責父母管得太多,總是插手自己的生活。
最常見的就是,雙方不懂得如何處理婆媳矛盾。
婆婆把兒媳當仇人,好像沒有兒媳的存在,她和兒子還是相親相愛的母子倆。
于是,不論兒媳做什么都看她不順眼,時不時挑撥兒子和兒媳的關系。
兒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稍微幫自己老婆說句公道話,就被婆婆冠以“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不孝子名頭”,到處宣揚自己養孩子多么不容易,自己年紀大了過得多累多苦。
婆婆作妖,夫妻關系勢必受影響。
夾在中間的兒子一邊跟老婆鬧不和,一邊責怪親媽不讓自己好過。
家里雞飛狗跳,外人只管看熱鬧。
一個家庭的風水怎么樣,取決于家庭成員。
除了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婆媳關系如何處理,也決定了家庭的走向。
父母要適時做好身份轉變,兒子成家立業,勢必要有獨立生活和處理親密關系的能力,別插手、別越界;
子女也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在父母面前你是兒子是女兒,在你的小家庭里,你就是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你的職責是管理好自己的小家庭。
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一家人友愛和善,家風才會越來越好。
家風越來越好的家庭,往往會有這幾個征兆,一般人覺察不出,也不屑于做這些事情。
一個家庭,最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妻離子散。
老人守住邊界感,不插手小輩的婚姻和生活;
夫妻守住親密感,不無端指責和抱怨。
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明白,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好的家庭,才會凝聚福氣。
#春生四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