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民主廣場的夜風裹著烤羊肉串的焦香,杜老板的 “老地方燒烤” 招牌在路燈下泛著暖黃。二月廿五那晚,他正給穿貂的大姐遞上冰啤酒,玻璃門 “嘩啦” 推開,進來個穿灰色衛衣的男人,身后跟著十個化著精致妝容的姑娘,羽絨服下露出的裙擺像一排盛開的花。
“老板,我們團建,你給湊個整唄。” 男人把菜單往桌上一拍,1125 元的消費單上,烤羊腿、海鮮拼盤的油漬格外顯眼。杜老板搓著圍裙笑:“給您抹個零頭,1050,吃完您掃碼就行。” 男人大大咧咧擺手:“放心,跑不了。” 可當杜老板轉身給隔壁桌換烤盤時,再回頭只見滿桌狼藉 —— 空酒瓶歪在火鍋湯里,蘸料碟還剩半塊沒吃完的麻醬,穿衛衣的男人和十個姑娘,早沒了蹤影。
監控錄像里,男人出門時特意把衛衣帽子拉低,姑娘們三三兩兩跟在后面,經過收銀臺時甚至沒人多看一眼。杜老板盯著屏幕里晃動的衣角,突然想起自己晨三點去海鮮市場挑蟶子的模樣,想起烤爐邊被火星濺到手的疤痕,喉頭突然發緊。他在店門口貼了張 A4 紙,歪歪扭扭寫著 “尋人:2 月 25 日晚 11 位食客,您的餐費還沒結”,底下留著自己的手機號。
4 月 12 日傍晚,微信彈出個好友申請,備注 “燒烤店逃單的”。杜老板心跳加速,通過后對方直接發來條語音,帶著東北人特有的咋呼:“咋地,追債啊?就不給你錢,愛咋咋地!” 背景音里還有人笑,像是在飯局上。杜老板手發抖,剛要打字,對方又發來段視頻,鏡頭對著天花板晃了晃:“認錯人了哥,我開玩笑的。” 可視頻里那截露出的沙發扶手,分明和監控里男人坐過的卡座花色一樣。
這事在本地論壇炸開了鍋,有人翻出男人在視頻里的方言口音,說像某家房產中介的員工;有人替杜老板算賬:“1050 元,得賣 200 串羊肉串,30 盤烤花蛤。” 更有人想起自己遇過的糟心事:“去年在小館子,有人假裝接電話溜了,老板追出去差點被車撞。” 評論區里,“誠信” 兩個字被反復提起,像串在烤簽上的羊肉,在輿論的火上翻烤。
派出所的民警來店里做筆錄時,杜老板才知道,這種行為叫 “強拿硬要他人財物”,最輕也要拘留五天。他摸著收銀臺上的二維碼貼紙,突然覺得諷刺 —— 現在人人手機支付,怎么還有人能把 “吃飯買單” 這事忘了呢?那個囂張的微信賬號后來再沒動靜,可杜老板每次給顧客結賬時,總會多瞄兩眼對方的手機界面,不是怕錢收不到,是怕再遇上把 “逃單” 當玩笑的人。
入夏后的某個晚上,有個姑娘推開店門,猶豫著問:“您是不是之前被逃單的老板?” 杜老板點頭,姑娘掏出 200 元:“那天我也在,不知道他會逃單,這是我那份。” 紙幣上還帶著體溫,杜老板看著姑娘轉身的背影,突然覺得胸口的悶氣散了些。燒烤爐的火又旺起來,油脂滴在炭上發出 “滋滋” 聲,他知道,這世上總有些光,能穿過那些讓人失望的瞬間,照進人心。
或許,比 1050 元餐費更重要的,是每個走進店里的人都明白:這人間煙火里,最香的不是烤串,是踏實做人的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