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有些時日沒寫食記了。近來廈門JFC中紫金廣場的芭緹沁園椰子雞從舊處挪了個位,原胡桃里的位置,尋個周末,便來一探。
店開在這,已有九個年頭,眼看周遭商鋪,走了一茬又一茬,這家店卻似定海神針,穩穩的杵著,再過些時日,便是十年老店了。如此想來,倒也有趣,在這快節奏的年月里,即便這鋪子有意長情,也要品質過硬,招人喜歡。
一進店門,海南風情便撲面而來。卡座格柵,綠植鮮花,倒像是從海島移栽了幾分綠意進來。燈光暖黃,食客三三兩兩,談笑聲、咕咚聲混著食物香氣,一派城市煙火;角落里的小包間,又添了幾分隱秘,倒也適合二三知己,家庭小聚,談些瑣碎,吃些歡喜。
要說這店里的吃食,最讓人惦記的,當屬竹笙椰子雞與一級臘味煲仔飯,這二者,大抵算得上是“王炸”組合了。 先說說那竹笙椰子雞。一只文昌雞、兩只椰青水、三兩竹笙、再加野生珍珠馬蹄,鍋蓋一扣,沙漏開工,等待椰香裹挾著水汽從鍋蓋的空洞升騰,不自覺的口水直咽。主角海南文昌雞十年品質如常,雞皮潤、雞肉緊,掛著晶瑩的椰汁,入口清甜,欲罷不能。竹笙與野生珍珠馬蹄,也是這鍋雞的妙處。竹笙吸飽了椰湯,咬下去的瞬間,湯汁在嘴里爆開,菌菇的鮮香與椰香纏綿在一起;珍珠馬蹄小巧玲瓏,嚼起來“咯吱咯吱”的,帶著天然的清甜。這鍋湯,看似寡淡,實則層次豐富,喝上兩碗,暑氣盡消,老少皆宜。
如果沒有臘味煲仔飯,這鍋椰子雞就不夠圓滿。揭開砂鍋的剎那,廣式臘腸的酒香混著香米的清香,一股腦兒鉆進鼻子里。米粒顆顆分明,吸足了臘味的油脂,底部那層金黃的鍋巴,用勺子一壓,“咔嚓”作響,聽著就叫人高興。拌上秘制醬油,即便先前已喝了好幾碗湯,此刻也忍不住連吃兩大碗。趁熱吃,體驗碳水帶來的極致歡愉。
店里的配菜,倒也有些驚喜。那菩提南瓜,煮在椰湯里,粉糯得很;肥牛在湯里涮上幾秒,變色便撈,鮮嫩;黃金豆衣吸飽了湯汁,滑嫩得如同豆腐與腐竹的奇妙融合。還有那碟秘制蘸醬,沙姜、醬油、小紅椒,既不奪了椰子雞的本味,又添了幾分辛香,倒像是給每一口吃食都注入了靈魂。
九年光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足以讓一家店從陌生變得熟稔。在這網紅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又迅速凋零的時代,這樣一家老店,倒成了稀罕物,忍不住珍惜。
若你問我,夏日該吃些什么?我大約會回一句:去芭緹沁園罷。喝一碗椰香湯,吃一口臘味飯,品一品時光沉淀下的美好。這美食的意義,大約不僅在于填飽肚子,更是在熟悉的味道里,尋得一些城市的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