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著談還是站著打?伊朗拒絕“最后通牒”后,美國心虛降低底線!伊朗在12日拒絕美國警告,明確對抗美國的“極限施壓”哈梅內伊的意思明確,伊朗并非不接受談判的選擇,而是不愿同美國進行脅迫性會談,畢竟美國已經推出伊核協議。
特朗普的行動讓伊朗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美國對他們毫無尊重,沒有資格和伊朗展開直接會談,而美國本質上確實跟伊朗民眾想的一樣,所以有些底氣不足。
我們可以看到,針對以色列發布的對伊朗襲擊消息,美國發聲阻止,明顯不希望事情擴大化,并希望19日當天雙方再談一談,問題在于雙方分歧的數量又多又雜,很難達成共識。
伊朗對于鈾濃縮的相關問題態度強硬,直言“沒有談判的余地”可美國主要的訴求就是這一點,希望伊朗馬上回到2015年伊核協議規定的上限,不得不說,特朗普現在非常糾結。
一方面,美國不斷加強對中東地區的軍事輸送,目的就是為了憑借軍事實力實現壓制,比如從關島調過來卡爾·文森號航母,向印度洋派遣轟炸機等等,擺明了就是針對伊朗。
另一方面,美國內部顧慮重重,他們擔心行動后導致連鎖反應,到時候地區紛爭再起,以色列將和伊朗產生直接沖突,這絕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結果。
不過,限制伊朗核發展保障自身的中東地位對于美國來說是頭等大事,所以美國一邊派兵一邊做出了會談姿態,雖然這些兵力用來對抗伊朗顯得有些弱勢,可彰顯態度已然足夠。
伊朗無疑是意識到了美國的潛臺詞,作為堅定的反美急先鋒,哈梅內伊自然不會輕易讓步,4月17日的時候,伊朗訪問克宮進行會談,可見在和美國會談前已經有所打算。
美國維持強勢并不能帶來什么好的結果,所以美國才適當松綁,避免俄羅斯和伊朗走向進一步聯合,但美國做出的妥協并不符合伊朗預期,他們希望美國拿出更多誠意。
一直以來,伊朗都身處美國制裁之下,從特朗普1月正式上任開始,制裁力度再次提升,總結來看,美國無非是采取暴力脅迫和經濟壓制的手段,強行讓伊朗參與會談。
因此,伊朗并沒有產生任何對互利結果的期待,反而因為美國威脅大為惱怒,特朗普不得不意識到一個事實,制裁和讓步同時出現不會讓伊朗的態度改變絲毫。
現在縱使雙方進行會談,美伊之間想要達成共識也是困難重重,畢竟伊朗想的是實現自身利益訴求的目標,可美國的字典里沒有他國利益這幾個字,不會動搖自己的紅線。
也就是拒絕伊朗的核能力武器化,而且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對于伊朗核問題,沒有給出任何有益的承諾,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不愿讓步也屬于正常。
不過,既然美國阻止了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那說明特朗普本質上還是想跟伊朗會談而不是直接對抗,之后同樣會迎來會談博弈環節,讓步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