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重慶自然保護區取得重要科研發現
長江上游首次記錄到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魚鷹”
亞高山濕地發現中國特有泥炭蘚
陰條嶺保護區新物種曝光……
系列發現不僅彰顯
山城生態保護成效
也為區域生物多樣性研究注入新動力
重慶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區
鶚現水域印證生態修復
近日,重慶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與西南大學科研團隊在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以下簡稱“保護區重慶段”)聯合調查時,首次在保護區重慶段觀察到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鶚。
鶚俗稱“魚鷹”,主要以魚為食,常棲息于湖泊、河流等水質較好的水域。鶚的出現,也間接反映出保護區重慶段的水質不斷向好,魚類不斷增多。
近年來,保護區重慶段持續開展冬候鳥監測工作。目前,保護區重慶段記錄到的珍稀瀕危鳥類已經達到2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5種。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鶚
五里坡保護區
泥炭蘚王國與植物新種雙突破
近日,西南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鄧洪平教授團隊在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蔥坪原生性亞高山濕地草甸開展監測時,取得重要科研成果。調查發現,該區域分布有狹葉泥炭蘚、多紋泥炭蘚、粗葉泥炭蘚3種泥炭蘚科植物,其中多紋泥炭蘚和粗葉泥炭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多紋泥炭蘚更是中國特有種。
監測現場
此外,科研人員還發現了石竹科新種——方氏孩兒參,進一步豐富了三峽庫區特有物種記錄。然而,監測也發現蘇門白酒草、一年蓬等外來入侵植物,可能威脅本地生態系統。同時,受氣候變化影響,濕地邊緣出現干燥化趨勢,泥炭層變薄,亟待加強保護。
下一步,五里坡管理中心將聯合科研團隊開展長期定位觀測,制定針對性保護修復方案,確保這一珍貴自然遺產的可持續存續。
五里坡保護區蔥坪原生性亞高山濕地草甸
陰條嶺保護區
異花珍珠菜拓展物種邊界
近日,陰條嶺管理中心與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生藥所研究團隊在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考察時,發現了巫溪縣新分布種——異花珍珠菜。
異花珍珠菜
異花珍珠菜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其生長于海拔120-700米的山坡陰處和山谷灌叢下。
此次發現的異花珍珠菜為陰條嶺保護區的新記錄種,這不僅為保護區內報春花科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增添了新成員,豐富了植物區系組成,也進一步補充并擴大了該物種的分布范圍,為將來對其進行深入的屬種研究提供了新的地理參考材料。
異花珍珠菜
從長江之濱到高山濕地
越來越多的珍稀生物
選擇“落戶”重慶
重慶的山川林野
正用無數生命故事
書寫著生態奇跡
來源 |美麗重慶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