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森·拉斐特·皮特曼(1899–1972)是一位美國畫家、版畫家和教師。皮特曼出生于北卡羅來納州的埃普沃斯,后定居賓夕法尼亞,他的作品將美國南方的地域主義傳統與更廣泛藝術場景的現代主義感性相結合。
他的畫作常以油畫、粉彩和水彩創作,以詩意的室內場景、夢幻般的風景和充滿活力的靜物畫(尤其是花卉)而聞名。通過精確與激情的獨特融合,皮特曼創造了一種充滿永恒感和情感深度的視覺語言。
皮特曼出生于北卡羅來納州埃奇科姆縣的鄉村,父親比斯科·皮特曼是一位商人,母親愛麗絲·沃爾斯頓的虔誠信仰深深影響了他。皮特曼六歲時,舉家遷往附近的塔博羅,他在十歲時開始在勞斯藝術學校學習藝術。十一歲喪父、十六歲喪母的經歷塑造了他內省的性格。十八歲時,皮特曼搬到賓夕法尼亞與姐姐胡安妮塔同住,從此與該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1921年至1922年,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學院(現為大學)學習,隨后在匹茲堡的卡內基技術學院(1925–1926)和哥倫比亞大學(1926–1928)深造。夏天在紐約伍德斯托克藝術家殖民地學習,讓他接觸到阿爾伯特·赫克曼和國吉康雄等重要人物,塑造了他的現代主義傾向。1928年獲得的克雷森旅行獎學金使他得以在歐洲學習和創作。
皮特曼的作品以其懷舊和夢幻的特質而著稱,常常喚起對過去的寧靜之美的回憶。他描述自己的創作過程是從記憶而非直接觀察中作畫,他說:“我一直對畫過去的事物感興趣,那些我曾經愛過且至今仍愛的事物……我幾乎從不直接描繪真實物體,而是從回憶或記憶中創作。”
這種方法使他的畫作帶有夢幻般的質感,椅子、窗戶和書籍等物體與人物一樣承載著情感重量。他的室內場景,如《我姑姑的房間》(1930–1939)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1940–1949),描繪了安靜的房間,仿佛仍保留著缺席者的氣息,喚起了與同時代南方作家共有的孤獨與記憶主題。
皮特曼的靜物畫,尤其是花卉作品,是他最受贊譽的作品之一。他捕捉到了玫瑰和銀蓮花等花朵的微妙張力,展現了它們的生機與凋零,體現了他作為色彩大師的功力。
晚年,皮特曼宣稱粉彩是他最喜歡的媒介,因為它能表達他鮮明的色彩感。他的風景畫通常帶有空靈感,點綴著幽靈般的人物,進一步展示了他融合現實與想象的能力,如《風暴》(1935)和《夏日樂趣》(1937)等作品所示。
他的風格雖植根于地域主義,卻獨具特色。皮特曼對形狀和色彩的精確安排,結合激情四溢的筆觸,使他贏得了“畫家的畫家”的美譽。他的作品通過嚴格的自律避免了感傷的過度,確保懷舊主題以克制的計算表達出來。
皮特曼是一位深受愛戴的教育家,其影響跨越數十年。他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1932–1965)、費城藝術博物館以及最著名的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1949–1972)任教,1948年被選為該校教師。
皮特曼還在賓夕法尼亞州奧弗布魯克的友人中央鄉村日校任教,從1930年代至1957年,并在美國各地大學擔任客座講師。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油畫世界」欣賞更多油畫
來源:油畫世界 (ID:ArtYouhua),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