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魯中晨報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日本和菲律賓兩國政府將著手完善便于交換軍事機密情報的法律。日本首相石破茂將于4月底訪問菲律賓,爭取確認盡早啟動預備磋商,以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報道稱,便于自衛隊和菲律賓軍隊在食品和燃料等方面相互融通的《軍需和服務相互支援協定》也進入談判階段,預計未來將達成協議。雙方將營造有利于聯合訓練的環境,深化防衛交流。
“這是菲日安全合作從‘裝備采購’向‘戰略協同’的質的飛躍。”菲律賓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羅德里格斯分析稱,日本此舉旨在對沖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影響力,而菲律賓則希望借助日本技術彌補自身情報短板。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2024年已與美國簽署類似協定,此次與日本合作后,日美菲三國將形成“情報三角”。日本防衛省官員透露,三國計劃在今年6月舉行首次聯合情報演練,模擬南海突發事件的應對流程。
軍演(資料圖)
自馬科斯上臺以后,菲方明顯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中菲兩國在南海的矛盾也更加尖銳,美菲兩國在南海頻頻軍演,向我國秀肌肉。4月7日,美菲兩國在美國的主導下啟動了“雷霆對抗”空中聯合軍演,起初菲律賓方面十分囂張,聲稱其演習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戰斗能力”,在此次軍演中,美軍只出動了12架F-16戰機。一方面是為了讓提前菲方與F-16進行磨合,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常態化聯合演訓提升菲軍協同作戰能力。
美國方面近日表示,美國和菲律賓兩國商定“恢復所謂‘印太地區’的威懾力,以武力促和平”,其中一項措施就是美國在菲律賓部署“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中方專家表示,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是一套采用輕型無人駕駛底盤的反艦導彈系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瀕海戰斗團的關鍵裝備。這套系統有幾個特點:第一,整車重量非常輕,可以由C-130運輸機進行空運,便于戰略機動。第二,外形比較小,不易被探測到。
軍演(資料圖)
本月初,解放軍東部戰區舉行“海峽雷霆-2025A”軍演期間,菲律賓軍方說菲律賓將不可避免卷入未來可能發生的臺海沖突,當時很多人嘲笑菲方吃錯藥,現在看,菲方的意思是配合美國干涉臺海,美菲“肩并肩”軍演以及在巴丹群島部署NMESIS反艦導彈,基本上可以視作演練“封鎖”巴士海峽。華盛頓試圖把臺海、南海、甚至東海、黃海等所有問題集中在一起,然后打造一個巨大包圍圈,干涉中國內政,以此達到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目的。
這幾年,解放軍的“區域拒止\反介入”體系越來越強大,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發現,傳統的海戰模式沒法對付解放軍了,大艦隊又太容易被發現,一旦被東風導彈打中,損失就會很大。所以,美國海軍陸戰隊想出了“分布式作戰”,其實就是“海上游擊戰”,把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部署,用無人裝備減少傷亡,到處游走出擊,想讓解放軍顧不過來。這次運到菲律賓的NMESIS系統,就是這種作戰方式的關鍵性武器。
軍演(資料圖)
按美軍的說法,一旦NMESIS系統和“堤豐” 系統配合,可輕松掐住巴士海峽和南海的咽喉要道,還能在臺海或南海擦槍走火時,用導彈"蜂群"戰術給中國航母和兩棲艦隊“放血”。很顯然,赫格塞斯就是想通過兩個承諾進一步綁定菲律賓,讓菲律賓充當美國在南海遏制中國的排頭兵,甚至炮灰。為進一步取得菲律賓的信任,赫格塞斯還玩弄政治操弄,在文件和聲明中故意將南海稱為“西菲律賓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