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時代潮頭回望,福鼎這片山海交織的土地,始終涌動著生生不息的活力。從阡陌煥新,到鄉村蝶變,福鼎執奮斗之筆,鋪山海長卷。在時代的卷軸上,一處處看似不起眼的鄉村圖景里,藏著鄉村振興的密碼。
點擊觀看視頻↓
當城市依然沉浸于工作日的忙碌節奏中時,走進硤門畬族鄉漁井村,海風裹挾著淡淡咸香拂面而來。海岸線旁,隨處可見挎著相機、頭戴遮陽帽的游客,悠然自得地暢游漁井。
從無人問津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游人如織的熱門景點,不禁讓人產生好奇,漁井村是如何破局、破繭蝶變的?
“2016年,美麗鄉村推進建設,這是漁井村的第一次‘升級’。”當時在外拼搏的漁井村村民林文彬返鄉時驚訝地發現,道路通暢了,漁村變美了。一個念頭便在心中萌芽。
“當時就想把這個地方先打造起來看一下。”前期,林文斌只是做了1間住宿用房和1間咖啡屋。在收獲不錯的反響后,他開始將發展目標定為民宿。
“聽海驛站”從開始的1間房,到現如今的6間房。漁井村則從第一家民宿呱呱墜地,到現如今的業態多元。村“兩委”充分利用當地“一礁三井六崖弄九熔脈”奇異景觀,發揮背倚太姥山、面朝崳山島的區位優勢,拆除集體破舊房屋,開展環境整治,建設沿街商鋪,大力推進村莊的“顏值提升”工作,發展漁旅產業。
小漁村的蝶變也吸引著一批批“新農人”回鄉創業,累計建成10家民宿、4家農家樂、5家咖啡奶茶店等。這座濱海漁村的村集體經濟,也從一開始的0收入,到2024年達到118.37萬元。2024年,漁井村共接待游客量近70萬人次,漁井村村民年人均收入達2.76萬元。
鄉村聚人氣,產業添活力。鄉村的振興畫卷上,人才振興無疑是一大重要板塊。
此時是紅菇的“休眠”時節,在硤門畬族鄉東稼村的偏遠一隅,茂盛的林木之下,福鼎市百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孝鏞正忙碌地穿梭于林間。
幫鐵皮石斛“上樹”,為金線蓮蓋上“保護罩”,利用林下空間,王孝鏞一步步探索著以野生紅菇為主的立體高效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端午、中秋前后采收紅菇,鐵皮石斛和金線蓮一年四季均可采收,立體高效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唱響著林下經濟的“四季歌”。
紅菇增產,林下生金。這一模式吸引了不少村民效仿學習。“我一直也很歡迎周邊的群眾來參觀學習,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已經有十來戶的人加入學習紅菇增產技術。”在王孝鏞看來,除了紅菇外,廣袤郁郁的森林產品都是極具開發潛力的。“在不破壞森林環境的同時,不斷開發農產品,帶動老百姓增收,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王孝鏞說。
在福鼎的阡陌田間,王孝鏞只是萬千逐夢人的縮影。近年來,福鼎錨定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以“政策+服務”雙輪驅動,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才扎根鄉土,激活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
“2024年以來,福鼎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專班創新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亮介紹,在引才方面,專班通過實施“鼎智回歸”工程,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深入園區企業開展人才政策宣傳,建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等方式,引進各類人才265人。在育才方面,組織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1675人次,培育高素質農民1847人次等。在留才方面,落實省工科類人才、天湖人才等補助840萬元,兌現鋰電新能源產業購房補助1334萬元。在用才方面,招募62名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實施“十百千萬”專家服務鄉村振興服務59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才的持續涌現離不開教育的支撐。
福鼎市磻溪鎮湖林村,一所高山上的學校,在青山環繞間,以教育改革為契機,翻開了文化振興的新篇。
福鼎市湖林學校坐落于國家重點風景區太姥山西麓的高山之上,是福鼎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設有幼兒班、小學部、初中部。隨著時代發展,在教育格局不斷革新的時代浪潮中,這所承載著無數鄉村學子希望的高山學校,正面臨著生源持續縮減的嚴峻挑戰。
“在這種形勢發展面前,我們學校根據鄉村的特點,提出了‘質量立校 文化興校 道德強校’的辦學理念。”福鼎市湖林學校校長何建華介紹,學校以“晨讀經典,弘揚國學”為特色,該校每日組織學生晨讀國學經典。
在這里,《論語》《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等蒙學教材成了校內所有少年兒童的良師益友。每天下午上課前20分鐘,學生們還會進行書法練習。點畫流轉間,學生們的文學素養如禾苗得雨,悄然生長。
隨著塑膠環形跑道、足球場、美術室等文體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各類文體活動的舉辦,該校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氣象。近年來,該校取得良好辦學成果,不僅躋身寧德市一類校行列,還榮獲福建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2020-2022年度福鼎市初中教學質量優質學校、2024年度福鼎市初中教學質量“綜合獎”等諸多榮譽。與此同時,該校控輟保學工作成效顯著,三年鞏固率達100%,榮獲福鼎市“控輟保學工作先進學校”稱號。
眼下,春意融融,綠水青山的畫卷在福鼎徐徐鋪展,激越昂揚的產業引擎轟鳴,千年傳承的文化在街巷間薪火相傳,基層黨組織以創新治理勾勒出鄉村發展的清晰脈絡,各路人才帶著前沿理念與專業技術扎根沃土,共同演奏生態美、產業興、文化盛、組織強、人才聚的時代交響。
福鼎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林婷婷
編導:王綺蓼
攝像:施峣
解說:楊麗娟
監制:張新輝
總監制:王良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