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華采堂企業承辦的非遺燈會旅游創新發展活動在四川省自貢市舉辦。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出席會議并致辭。現刊發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非遺燈會代表、各位業界同仁、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非遺燈會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我謹代表中國旅游協會,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堅持非遺傳承與旅游創新的各界同仁致以由衷敬意!
當前,文旅融合已進入深化發展的新階段。“非遺”,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璀璨結晶,更是新時代旅游產業破局的嶄新機遇。非遺,不止是遺產,而是中國人最優雅、最精致、最鮮活的生活方式,非遺和旅游的融合,是“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最好的橋梁和紐帶。
2025年,我們度過了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個春節,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力。而傳承千年的燈會,本身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在春節期間舉辦新春燈會,既讓“過年”更有年味兒,也打造出了旅游市場的熱點和爆點。
今天,在“天下第一燈”自貢燈會的所在地,在長安燈會、秦淮燈會、豫園燈會、大唐千燈節全國知名燈會匯聚一堂之時,我提出三點倡議:
其一,深耕文化內核。借鑒自貢燈會“申遺+產業化”經驗,構建從文化傳承、技藝保護到品牌運營的全鏈條體系,讓每一盞燈都承載在地文化密碼。
其二,點燃人間煙火。不止是燈會是非遺,美食小吃是非遺,剪紙窗花是非遺,鐵花樹花是非遺,舞龍舞獅是非遺,雜技戲曲是非遺……讓燈會成為非遺之集大成者,成為外地游客感知在地文化的最佳載體。
其三,拓寬國際視野。進一步推動全球游客逛燈會和非遺燈會“出海”,攜手外交機構、駐外文化機構,讓中國燈會成為文明對話的“世界語言”。
最后,借辛棄疾筆下的一首詞,與諸位共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愿我們以今日之盛會為起點,攜手點亮非遺傳承的“長明燈”,共同書寫文旅融合的璀璨新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