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寶媽阿臻說,她家女兒9個月的時候,有一次,樓上鄰居姐妹帶孩子來家中找女兒玩。
兩家人平時關系特別好,女兒也總跟樓上阿姨親親抱抱。
但是那天很奇怪,女兒一看到她就大哭,無論阿臻怎么哄都哄不好。
后來姐妹告訴她說,她前幾天晚上好像在家嚇著了,不太舒服。
恰好,她又比較迷信,看到孩子的癥狀之后,馬上回家讓她老家鄉下,會看事兒的老人家幫忙處理了一下。
等晚上小姐妹再來阿臻家時,她家姑娘果然就不哭了。
還有一次,看見剛從醫院住了幾天回來的大姨,孩子也是突然爆哭。大姨離開之后,她馬上不哭了。
阿臻還說孩子半夜還會突然指著什么東西笑,身為單親媽媽的她有時候真的會被女兒嚇到。
大家都說,小孩子的眼睛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特別是三周歲以內的孩子。
還有很多人說,千萬別帶三歲以內的孩子去墓地,否則影響不好。
龍年春節,寶媽倩楠帶著2歲9個月的兒子回老家掃墓。2020年的時候,她正好懷孕,所以沒去祭拜祖先。
后來又遇上兩年疫情,他們一家人根本沒機會回老家過年。疫情后,她和老公特意帶著兒子回老家一起去掃墓、祭拜祖先。
掃墓的前一天,倩楠告訴兒子,他們要帶他去墓地拜拜祖先,兒子似懂非懂,畢竟沒有經歷過。
他們還事先給兒子灌輸,到了墓地后,要尊重所有的祖先們的思想,一定不能調皮搗蛋。
掃墓當天,孩子很興奮,早早地就起床收拾自己,到墓地后,孩子也很乖、很配合。兒子還主動前去幫奶奶擺放盤子和水果,還試圖動手拔雜草。
回到家后,當夜幕降臨,一向乖巧懂事的孩子,卻開始反常地黏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稍稍睡一會兒,就會醒來哭鬧,哭得傷心至極。
無奈,倩楠只能開著燈抱著孩子睡。到了第二天晚上,孩子甚至還發燒了。孩子的奶奶說,他可能是掃墓時遇上“臟東西”了,或者是被嚇到了。
于是,奶奶找來了村里會做此類法事的老人。依照老人的囑咐行事后,兒子果然又變回原來乖巧、活潑的性子,發燒也逐漸自愈。
倩楠說,在這之前,自己是無神論者,在這之后,自己就有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她還分享了閨蜜家娃遇到的類似事件,她說,閨蜜曾帶著11個月大的寶寶經過一個車禍現場。
當天回家后,孩子就開始發燒,既不咳嗽,也不流鼻涕。燒了兩天后,孩子的病就好了。
后來,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當天車禍現場被撞的人,是當場身亡。
這也讓倩楠銘記,自己以后絕對不會帶著孩子在一些事故現場看熱鬧。盡管這會讓人說她:“你這九年制義務教育白讀了。”
但其實,在墓地、事故現場,其壓抑、沉重的氛圍會讓心理和情感還未發育完全的孩子產生負擔,影響孩子們的心情。
特別處于深山老林、偏僻之處的墓地,其周邊的環境很容易讓孩子受涼、受寒。
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還有很多地方,父母不能帶著孩子去,或者是盡量不要帶孩子去。
以下3個地方,父母盡量別帶孩子去,父母別大意
第一地方:成人的娛樂場所
如果你去麻將館,你會發現,不少父母身邊還跟著一個對周邊一切事物都倍感新奇的好奇寶寶。
這些父母美其名曰:“把孩子培養成賭神”又或者說是孩子沒人帶,沒辦法。
然而,麻將桌上五顏六色的牌、會吞吐麻將牌的機器,以及身邊繚繞的二手煙,都是孩子感到新奇的事物。但二手煙、嘈雜的聲音,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除了麻將館之外,在某些KTV,還有孩子跟在父母身邊嗨歌,大聲地唱著《孤勇者》。
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法》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營業性歌舞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等。
這不僅僅是影響孩子價值觀的事情了,這種行為更是違法行為。
第二地方:人滿為患的醫院
非必要、緊急的問題,我們一定不要帶寶寶去醫院。寶媽鄧晨說,自家寶寶的嘴巴腫了,她便心急如焚地帶著孩子去兒童醫院掛號,可經檢查發現,孩子只是嘴巴被水燙到起了個小泡。
可沒想到第二天晚上開始,寶寶就嘔吐不止、拉肚子。
鄧晨以為,孩子只是不小心著涼了,可后面再去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是感染了諾如病毒。
思來想去,她斷定孩子就是在兒童醫院中招的。
特別是換季時節、流感病毒肆虐的時候,只要寶寶體質稍弱,一去醫院,很容易就被醫院空氣中流動的病毒感染。
如果孩子本身就有些輕微感冒,若是一去人滿為患的醫院,很容易交叉感染,治療起來更麻煩。
因此,非必要、緊急情況,父母盡量不要帶著孩子在特殊時期去醫院。
第三地方:宗教寺廟等場所
宗教寺廟等地,往往有著高大的佛像、神像等等,而有的神像的表情并不是那么和善。
在很多孩子看來,這些能夠保佑世人的神像,長得有些青面獠牙。
因此,在不了解神像、佛像的意義和淵源時,孩子們往往會被它們嚇到,甚至還會做噩夢。
另外,寺廟等地常年香火煙霧繚繞,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呼吸道疾病。
前兩天,我帶孩子去法喜寺游玩時,孩子看到高大的佛像,直往大人身后躲。
但我告訴他,佛祖會保佑你天天有好吃的吃、好玩的玩具玩,他就不害怕了。
別說父母和孩子本身,不少寺廟還會在入口處放上一塊“未成年人不得進殿參拜”的牌子。
因此,我們盡量不要在孩子樹立完整、健全的信仰和意識形態之前,帶孩子去寺廟、宗教等地方。
這個世界充滿著各種能量和信息,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永遠在被周圍的能量、信息影響著。
太小的孩子、還沒有搭建好三觀基礎的孩子,我們盡量不要帶著孩子去醫院、墓地、事故現場、宗教寺廟等地。
另外,其他人多的地方,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也不要帶著孩子去湊熱鬧。
經常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孩子受益一生,不是迷信
有些地方不適合帶孩子去,但是有些地方帶孩子去的話,卻能夠讓孩子受到正面的影響,對于孩子的成長好處多多。
?各類文化場館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其實帶孩子多去一些文化場館,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比如圖書館,能夠讓孩子博覽群書,汲取知識,既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讓孩子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更能夠讓孩子的通識性知識得到提升。
又比如博物館,不同的博物館能夠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影響,讓孩子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歷史、地理、人文等知識。
還有美術館,是提高孩子審美水平的好地方,也是激發孩子創造力、活躍孩子思維的好場所。
另外,還有文化館、文化廣場等地方,都是非常適合帶孩子去的。
?兒童運動場館
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通常是比較弱的,就比如從“特殊時期”以來,很多學校都取消了體育考試,因為有很多學校在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都出現了“意外”,可見現在孩子的體質是很差的。
孩子們之所以身體強度都比較弱,不僅和“特殊時期”有關系,還和現在的生活大環境有關系,比如孩子們的運動機會變少了,項目也不如以前那么豐富了。
所以,家長們需要多帶孩子到兒童運動館去,讓孩子能夠獲得正常的體育運動,從而將自身的身體素質拉上去,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孩子才能夠更好地成長。
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帶孩子到成人運動場館,比如健身房等地方,這些地方并不適合孩子。
?親子互動場館
親子關系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親子關系越好,那么在實施家教的時候效率就越高,并且孩子的身心也會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所以,家長還可以多帶孩子到一些親子場館去,參加一些親子活動等等。
比如親子樂園、親子活動中心等,甚至一些兒童機構舉辦的親子活動也是可以多帶孩子參加的。
不過這里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親子場館和孩子一定要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互動,而不是僅僅讓孩子一個人在親子場館活動,比如親子手工活動中,家長應該配合孩子一起做,而不是在旁邊坐著玩手機。
結語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兒童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的。”
育兒無小事,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清楚知道哪些地方能夠帶孩子去,哪些地方不能夠帶孩子去。
這樣才能夠維護好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多積極的成長經驗,綻放獨特光彩。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