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9日訊 暮春時節,走進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牛樓小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內,七彩小番茄迎來了豐收盛景。長約10米的番茄秧高高掛在架子上,色澤亮麗、圓潤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每天采摘500斤,直接向百意超市供貨,可持續到6月初。”濟寧市人大代表、兗州牛樓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經理郭振蓮介紹,番茄經過222項農殘檢測,取得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證書,無農藥無激素,就是為了讓顧客買著放心吃著安心,吃出記憶中的味道。
“為了種出好吃、安全的番茄,可以說是五年磨一‘柿’。”談起番茄種植來,郭振蓮感慨地說,大棚種植番茄5年了,從種小柿子到種大柿子,種出了熊蜂授粉、自然成熟、脆皮沙瓤、多籽多汁的番茄。對此,郭振蓮有滿滿的成就感。
懷揣創業夢想的郭振蓮原來打工上班,返鄉后在村里承包土地,搞苗木種植,成立了大江苗木種植合作社。搭乘牛樓小鎮、花海彩田項目發展的快車,2020年初,郭振蓮主動請纓,管理牛樓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學習研究新型農業技術,逐漸成為農業種植的行家里手,生產出高附加值綠色果蔬產品。
“一口咬下去,七分甜三分酸,有籽有汁有味,全部都是記憶中的老味道。”建在大棚內的“牛樓蓮姑”的抖音直播間開播了,郭振蓮如數家珍地介紹:“棚里有狀元紅、黑金、俏佳人、陽光甜、赤焰等18個品種,這是黑金,番茄中的愛馬仕,汁水都是紫的,富含花青素,朋友們看看,漂亮不………”。
番茄好吃的秘訣首先在于獨特的種植技術和先進的溫室設施。“利用了智能溫控系統,將室內溫度精準地控制在番茄生長的最佳時期,安裝的濕度傳感器能實時掌控棚內的濕度變化,棚頂采用了高透光性的材料,定期滴灌施肥澆水。”郭振蓮說,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通過實時監測和分析溫室內的環境數據,就能及時調整管理措施。
為生產出綠色有機的番茄,大棚內懸掛誘蟲板,進行物理除蟲,飛來飛去的蜜蜂進行自然授粉。“熊蜂為番茄授粉可以授粉均勻,避免由于噴花不當造成的畸形果,還能有效降低花期病害的發生率。”郭振蓮介紹,利用熊蜂授粉,還能使果形大小均勻、色澤好,提高了番茄的品質。
有了好質量,銷售就有底氣了。借助當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打通線上、線下銷路,設計了牛樓小鎮品牌的小番茄、草莓、五谷雜糧等農產品包裝,推廣特色農業品牌。如今,大棚鮮果采收期可延長到6個月左右,打破了傳統農業對氣候和地理條件的依賴,栽種出紅、黃、粉等多色小番茄品種,大幅提升空間利用率、延長采摘周期、提高單位畝產,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收。
從園林綠化到設施高效農業,五年設施農業發展,身份、角色轉變了,也讓郭振蓮與農業結緣,從老農民變為新農人,開始了逐夢之旅。作為牛樓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總經理,在泗河堤內的花海彩田,探索種植既有經濟價值又有觀賞價值的油菜花、高粱,并點綴種植粉黛亂子草、百日紅、天人菊等草花,打造“春天油菜花、秋天高粱紅”的獨立景點,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特色產業,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作為農業戰線的基層人大代表,今年市人代會期間,郭振蓮提出關于扶持搭建設施農業發展平臺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從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立體式信息化銷售網絡、建立標準化生產模式等方面采取措施,助力發展設施農業。
目前,由牛樓現代農業產業園牽頭,已探索將地方區域內從事設施農業的農戶聯合起來,采取第三方合作模式,進行規模種植農產品,并提供種子、技術,進行巡回指導培訓,統一收購銷售。為拓展濟寧市農產品銷路,與上海光明農產品供應鏈合作,與鑫榮懋農貿公司簽訂合同,將經過二百多項農殘檢測合格的濟寧甜瓜,持續供貨銷售至長三角等發達城市,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用科技說話,農業一定更是大有可為的。”郭振蓮對現代農業充滿信心。
閃電新聞記者 賈鑫 通訊員 張美榮 孫萍萍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