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19日訊(記者 秦瀟)過往十年,當傳統健身俱樂部深陷在“年卡預付”、“教練推銷”、“閉店跑路”的惡性循環中,樂刻健身卻在40多個城市內逆勢開出近2000家門店,累積注冊用戶超1400萬,通過“月付制”、“無推銷”等方式,樂刻健身得以穩固國民健身房定位,將一線城市白領的輕奢消費轉變成一項全民可觸達的基礎服務。
4月14日,樂刻運動在成立十周年之際宣布下一步將開展多場景品牌矩陣,以“2+n”的方式沖擊百城萬店目標。會上,樂刻發布“閃電熊貓健身”、“FitTribe飛踹運動”、“YOGAPOD小瑜莢”、“LOVEFITT拉飛”、“Recore無限核子健身”等多個子品牌業務發展規劃。此外,樂刻將開展跨界融合,與健康餐品牌FOODBOWL的合作完成訓練加飲食的場景閉環,與社區商業體的聯營試驗將健身房變成鄰里中心的流量入口。這些探索雖尚未形成規模,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樂刻的商業模式已不再局限于“樂刻健身”模式。
樂刻創始人韓偉表示,多品牌戰略是樂刻嘗試構建健身行業平臺化生態的必要手段。通過對標新加坡健身房多業態共存的現狀,他預判,未來健身行業不再僅依賴于傳統的供需收費模式,中國健身房將走向基礎設施化時代。
無論是將營業時間從12小時改為24小時,年付費轉變為月付費,還是推動智能化升級取代非智能化運營,從單店運營模式轉為平臺化運營邏輯,樂刻的十年已經驗證了用產業互聯網思維重構健身行業的可能性。
目前,樂刻門店規模已位列中國第一。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表示,在多品牌矩陣下,樂刻“百城萬店”的目標若能夠實現,將進一步整合健身產業,倒逼產業鏈升級,重構行業完成平權主義革命。
密集規劃下,樂刻能否有兼顧旗下多品牌、多業態發展的實力?去“樂刻”化下,消費者能否接納新店招牌?關于未來的健身產業走向,樂刻又將構建怎樣的想象空間?
“去樂刻化”:
多品牌細分市場
據了解,樂刻品牌矩陣是基于用戶需求分層所采取的措施。“閃電熊貓”作為“樂刻健身”的補充,在下沉市場將用卡規則改為“私教包月+單城通”,二者都是基于最基礎的健身房模型,目的是降低健身門檻,培養健身習慣,構建“1公里健身圈”。隨著用戶運動水平增長,“FEELINGME樂刻私教館”便通過無憂換教練、計劃線上化等管理方式滿足用戶進階的需要。
日前,為滿足更進一步的專業需求,樂刻將推出專業鐵館社群“LOVEFITT拉飛”和“Recore無限核子健身”對大型俱樂部模式業務模式進行探索。其中,LOVEFITT拉飛器械種類更豐富并配備淋浴;Recore將探索千平米大型俱樂部模式,在保持月付制的基礎上,提供超1000平米空間及豐富團課。
子品牌的設立規則也可以按照運動細分場景理解。如“FEELINGME樂刻私教館”針對私教工作室場景,“FitTribe飛踹運動”是體能訓練社區,“YOGAPOD小瑜莢”是專業瑜伽普拉提館等。據了解,LOVEFITT拉飛在杭州和上海的首店均即將開業,Recore北京首店和第二家店已在裝修中。
同時,“樂刻健身”內部也進行了迭代,細分出樂刻健身5.0升級館、5.0精品館等館型;FEELINGME也細分出黑金訓練館、樂刻私教館、樂刻私教館PRO、包月私教館等多種形態,設有淋浴設施,提供私教次課1v1、包月私教1v1及包月私教1v2等不同私教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樂刻首次透露其線上健身品牌“LITTA”內測已通過及格線,未來將上線覆蓋居家健身場景。上線后,用戶僅需通過手機攝像頭便可通過結合AI實時指導和真人教練反饋實現健身的地域突破。LITTA負責人表示,LITTA預計能將部分線上用戶轉化為線下樂刻卡用戶,不僅能夠反哺線下流量,還將幫助教練完善教學環節。在服務模式下,教練可同時服務100+用戶,效率提升近10倍。
樂刻的多品牌策略本質上是“蜂窩式擴張”,其矩陣探索看似分散,實則在消費分級趨勢下呈現出更精準的分層供給邏輯。
目前,FEELINGME私教館全國門店數已近400家,是樂刻旗下第二個實現規模化的品牌。閃電熊貓也已進入多個地級市。這種策略既避免了內部競爭,又構建起抵御行業波動的護城河。數據顯示,當2022年一線城市健身人口增速放緩時,三四線城市為樂刻貢獻了35%的新增用戶。
矩陣背后潛藏著樂刻對于平臺化發展的野心。樂刻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表示,之所以沒有延續“樂刻XX”的方式完成品牌命名,本質上是希望用戶在品牌上有切割。他指出,以樂刻健身為例,其健身通卡規則難以適應所有市場,設立閃電熊貓就是為了避免規則沖突,防止“一刀切”影響主品牌。此外,瑜伽、鐵館等細分賽道尚未完全驗證,多品牌布局可以降低單一失敗對整體的沖擊。
應對挑戰:
產業中臺仍是核心
2014年,共享經濟嶄露頭角,彼時,《經濟學人》雜志預測,共享經濟將對住宿、出行和運動三大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利用數據中臺或者數據平臺,將用戶需求和閑置產能有效結合。
2015年樂刻在成立初期,韓偉便提出,樂刻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改變了傳統健身房原有的B2C模式,在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加入了一個數智平臺。
韓偉和夏東均認為,月付制度是樂刻的底層邏輯,而依托于數據和系統的產業互聯網模式是多品牌協同發展的基礎。月付制改革帶來的現金流穩定性,讓企業得以將資源投向長期能力建設。過去十年,樂刻累計投入數億元搭建數字化系統。
據介紹,樂刻“產業中臺”主要包括其數智化系統、標準化的教練培養與發展體系,以及已驗證的門店合伙人模式。
其中,數智中臺整合了場景、用戶、教練與服務,核心功能在于調節門店的客流量和課程的飽和度,例如監控每日進店人數、課程數量和每堂課的參與人數等。通過將這些場景數據化,能夠有效回溯并分析運營中的不足。
多品牌戰略共享產業中臺系統。通過中臺,樂刻得以賦能多品牌降低在選址、教練端、供應鏈端的前期投入難度,降低新業態試錯成本。同時,基于巨大的用戶規模基礎,樂刻得以構建優勢,進而打破供應鏈壁壘,使多品牌共享較低成本。
艾瑞咨詢指出,目前,數字化技術已成為改善經營環境的重要手段。《2024年中國健身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健身行業市場規模達9917億元,2019-2023年健身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19%,未來中國健身行業線上健身市場驅動,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
未來,線上平臺的便捷性和線下實體健身的互動性將驅使行業朝著個性化、智能化、科技化等方向發展,同時,健身行業將與醫療、旅游、娛樂等行業產生更多跨界融合,形成新業態和商業模式。
整合流量、賦能場景以及強化中臺能力是重中之重,韓偉指出,樂刻仍將通過“產業中臺+品牌矩陣+合伙人模式”的形式,系統性解決多業態、多品牌的管理挑戰。
具體到多品牌戰略實施,分工上,主品牌由夏東負責,強調標準化與規模擴張,新業態則由韓偉帶隊試錯,在實驗性品牌中實施單點驗證,完成動態調整。
夏東表示,將做好同一商圈內不同品牌錯位布局。他坦然道,子品牌前期采用直營模式,允許品牌試錯。樂刻健身和私教館都打磨了5年左右的時間,閃電熊貓也是在試點期間通過嘗試最終選擇由月付制轉向私教包月方式。伴隨著行業變化,樂刻所面臨的挑戰被總結為“良幣與良幣的競爭”,在未知的市場面前,一切都要由市場揭曉最終的答案。
(責任編輯:王擎宇)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