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的一番狂妄言論,終于迎來了我們官方的正面回擊。
據聯合早報消息,日前的一場活動上,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用一場演講,打破了外交場合的沉默。他不僅對美國副總統萬斯的失格言論,展開犀利反擊,更對香港商界領袖李嘉誠發出意味深長的提醒。
夏寶龍在致辭中直接使用“鄉巴佬”這個頗具文化意味的詞匯回擊萬斯,看似突兀的表述實則暗藏深意。這位出身美國俄亥俄州鄉間的副總統,此前曾用“向中國鄉巴佬借錢買鄉巴佬制造的商品”來嘲諷中美貿易關系,這種充滿傲慢與偏見的言論,無疑觸碰了中華文明的歷史敏感神經。
夏寶龍選擇用對方文化語境中的符號進行反擊,既是對等回應的戰術選擇,更是文明自信的戰略彰顯。這種突破常規的外交話語實踐,背后有著扎實的事實支撐:美國對香港商品加征145%的懲罰性關稅,卻享受著香港作為自由港提供的零關稅待遇;從“占中”到“修例風波”,美方持續培植政治代理人,將香港問題工具化;特朗普政府發起的對華關稅戰,更讓中美貿易關系陷入囚徒困境。
此外,在談到香港商人時,夏寶龍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但言語間的忠告卻意味深長。他回顧了莊世平、霍英東等愛國先賢在特殊歷史時期的家國擔當,也肯定了改革開放后港商北上的投資浪潮。這些香港企業家的命運,始終與民族興衰緊密相連。
夏寶龍隨后話鋒一轉,言辭犀利起來,稱那些在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替敵人搖旗吶喊的,香港同胞不答應,全國人民不答應,絕不會有什么好下場,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這句話就不由讓人聯想起李嘉誠了。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將戰略港口資產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這一商業決策,客觀上為美方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滲透提供了支點。
港澳辦網站多次轉發批評文章,折射出官方對關鍵領域資本流動的警惕。夏寶龍的警告絕非空穴來風,畢竟巴拿馬港口交易中資被迫退出的先例,已顯現出跨國資本博弈的殘酷性。在全球化與國家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新時代香港企業家必須面對的戰略課題。
夏寶龍的強硬表態,標志著中方在國家安全議題上開始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面對美國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安全化的趨勢,中方不再局限于被動應對,而是通過話語重構、規則重塑展開戰略反制。
這種轉變體現在多個層面,包括用對方熟悉的符號體系進行反擊,打破西方話語壟斷;將經濟安全、產業鏈安全納入國家安全框架,建立全鏈條防御機制;強調戰略定力,既是對美方的心理震懾,也是對國內社會的信心錨定。
對于香港商界來說,讀懂夏寶龍講話中的深層含義,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戰略清醒,方能在歷史變局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