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1年的朝鮮戰場上,彭德懷下令將35名俘虜釋放,可是之后卻直接將2.4萬的敵人給殲滅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1950年朝鮮爆發了內戰,原本這就是兩個政權的爭斗,同中國沒有任何關系的,可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糾集十幾個國家加入了這場戰爭,從而讓戰事擴大,甚至還將戰火引到了中國的邊境,面對美國如此行徑,毛主席決定派出志愿軍去朝鮮支援,而帶領這支部隊作戰的就是彭老總。
志愿軍在彭老總的帶領下順利進入朝鮮,并且在與敵人的第一次戰役中就讓我軍贏得勝利,當時敵人壓根就沒有想到中國會加入這場戰爭,所以對我們也沒有任何的看重,而這樣輕敵的表現,也讓我軍贏得最后的勝利。
當時敵人有1.5萬被我軍消滅,而他們想要一統朝鮮的計劃也落空了,這個時候美軍才意識到中國是真的派兵了,然而他們依舊沒有重視,覺得第一次戰役不過是中國軍人偷襲才贏得勝利,根本就不是他們不行。
可是第二次戰役美軍就算是知道對手是誰,也依舊沒有贏得勝利。第二次戰役是在11月7日開始的,彭老總知道在經過第一交手后,敵人肯定對我軍有所忌憚,而彭老總就采取了誘敵深入的策略,在同敵人交手后,就假裝逃跑,讓敵人覺得我軍也沒有能力繼續作戰,如此一來就可以將其引誘到我軍的埋伏圈,從而將他們消滅。
敵人看到我軍總是在逃跑也就中計了,在將敵人引誘到準確位置后,志愿軍就給予他們重擊,從而將戰線直接推進到了三八線,而這場戰役也就徹底扭轉了整個戰局。在這場戰役后,美軍這邊決定要同我軍談判,而彭德懷也明白這不過是美軍的計策,目的是想要爭取時間做好之后的戰斗準備。
不過彭德懷也不說破,就將計就計,在表面上命令部隊停止作戰,可是背后卻已經做了戰略部署,就等敵人主動出手,而且這場我軍采取了游擊戰,同敵人玩起了捉迷藏,而這也很快將敵人卷土重來的計策給打亂,并且還殲滅1.9萬多的敵人。
第四次戰役是在1951年1月25日開始的,當時我國派出了24萬志愿軍去朝鮮支援,由于時間緊迫這些部隊都是從南海地區調來的,御寒的衣服也沒有準備充足,這就導致我軍出現了一些非戰斗減員的情況。而志愿軍的這場戰役主要目標就是要掩護后續兵團順利進入朝鮮,還要讓物資也能夠安全送到前線。
因此,在這場戰役我軍就改變了之前的作戰方法,由防御變成了主動進攻,不過由于物資供給不足,使得我軍只能同敵人作戰七天就不得不停止作戰。而這也讓敵人發現了我軍的弱點,從而制定了戰術,導致前面追擊的志愿軍陷入困境,當時我軍雖然殲滅敵人7.8萬,可是自己也有很大的損失。,
不過在這場戰役后,美軍這邊也不想繼續下去,就主動提出停戰談判。可是敵人想要為談判爭取更多的籌碼,就在談判的時候還不斷偷襲我軍,李奇微還派出了35名間諜潛入我軍,想要從中獲取情報,好在這些人還沒有潛入我軍就被抓住。
彭德懷在聽說李奇微的計劃后,就決定將計就計,讓這些間諜傳遞假情報給美軍,從而讓他們相信志愿軍是真的有后手,放棄進攻計劃。而且在之后的戰斗中,美軍真的按照情報所述來到了我軍的包圍圈,從而被我軍殲滅2.4萬人,贏得最后的勝利,這也讓美軍徹底認為志愿軍是無法戰勝的,不得不老實的同我軍進行停戰談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