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今年53歲,兩個月前他發現大便不太對勁,一天要跑三四趟廁所,大便稀稀拉拉不成形,還帶點血。起初他以為是腸胃鬧脾氣,就買了點益生菌吃,還用了痔瘡栓,可情況一點沒好轉。
一個月后,老張更難受了,總感覺想上廁所卻排不干凈,大便帶血的情況更頻繁了,還經常覺得肛門墜痛、肚子脹痛。更讓他擔心的是,最近明顯瘦了3公斤,經常覺得沒力氣,有時還會發低燒。
家里人趕緊陪他去了醫院。醫生通過直腸指檢,在距離肛門5厘米處摸到一個4厘米左右的硬腫塊,隨后的腸鏡檢查和病理報告證實,老張這得的是“直腸癌”。
得知檢查結果的那一刻,老張后悔不已,原來自己之前的那些癥狀,都是直腸癌在作祟。
一、為什么越來越多人患腸癌,或離不開5個原因
結直腸癌無論是世界范圍內還是我國,都是屬于常見的高發癌癥之一,同時第二大癌癥死亡原因。此前,國際癌癥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發結直腸癌人數高達192萬,其中死亡人數達90.4萬,而我國新發腸癌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是51.7萬人和24萬人,兩者幾乎是占全球結直腸癌人數的四分之一。
更為嚴峻的是,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年輕化。研究發現,2000年到2013年間,我國50歲以下的早發性腸癌發病率增長了22%,照這個趨勢預計到2030年,我國中青年腸癌患者將在結腸癌和直腸癌中分別占比11%和23%。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腸癌呢,專家總結了以下5大原因:
1、家族性遺傳因素
腸癌有著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林奇綜合征、黑板息肉綜合征、鋸齒狀息肉病綜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都會增加腸癌風險。
2、飲食結構的變化
如今我國飲食結構不斷西化,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纖維的飲食結構,增加了腸癌的發生風險。
3、缺乏體育鍛煉和肥胖
如今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大,而且工作時間比較長,普遍缺乏鍛煉,肥胖率很高,這些都會增加腸癌風險。
4、吸煙飲酒
煙草煙霧中含有很多有害化合物,這些有害化合物經由人體循環系統進入腸道黏膜,長此以往就可能誘發腸癌。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攝入人體后會產生乙醛,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5、消化道疾病
患直腸息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直腸腺瘤等消化道疾病,長期反復發作也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二、身體出現“三多兩痛”,要當心是腸癌的信號
腹痛、腹瀉或者便秘等,是比較常見的腸道表現,多數人不會引起重視,但如果這些癥狀頻繁出現,要警惕是腸癌的預警!
河北省老年病醫院普外肛腸科主管護師閆志學刊文提醒,腸癌并非毫無癥狀,如果出現“三多兩痛”的癥狀,就要多留個心眼。
1、放屁次數異常增多
如果好好地放屁次數變多,且有刺鼻味道,要小心腸癌作祟。因為如果直腸接近肛門的位置如果出現腫瘤,可能會引發直腸阻塞,進而導致放屁頻繁。
2、排便次數異常增多
腸道出現腫瘤后會刺激腸道黏膜,導致患者有頻繁的便意出現,還會有排便不盡、腹瀉、便秘等癥狀。
3、便血次數異常變多
便血要區分痔瘡和腸癌,痔瘡所致的便血一般是鮮紅色的,而腸癌所致的便血多是黏性血便、大便一側帶血,有的甚至會有大便發黑現象。
4、肛門墜痛
肛門附近如果出現腫瘤,會導致肛門處有墜脹、疼痛等癥狀出現。
5、腹脹腹痛
腸道腫瘤不斷長大可能會引發腸道梗阻,進而導致腹脹腹痛等癥狀,對于進行性加重的腹痛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
三、腸癌發現就是中晚期,這2個檢查了解一下
從正常腸道黏膜發展到腸癌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這個過程需要5—10年的時間。如果能盡早發現及時治療,或能大大提高生存率,因此想要預防腸癌,早篩很重要。
不少腸癌患者其實都是被耽誤的,如果能盡早做以下2個檢查,或許就能及早發現和進行治療。
1、肛門指檢
我國腸癌有百分之六七十都處于中低位,通過肛門指檢能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直腸癌,因此大家不要排斥肛門指檢。
2、腸鏡檢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介紹:45歲以上的人如果沒做腸鏡的話,要盡早做個腸鏡,做一次腸鏡能管你五年、十年不會得腸癌。
另外,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通過近20年的研究調查隨訪發現,檢查大腸能讓受試者在之后的17年內腸癌風險降低30%。
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建議:40—74歲的人群,建議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另外還有腸癌的高危人群也要注意做好腸鏡篩查。像有腸道息肉史的人群、有癌癥病史的人群、一級親屬有腸癌病史的人群等,都屬于腸癌高危人群,要做好定期篩查。
如今雖然生活條件變好了,但腸癌發病率卻高了,這與遺傳、缺乏鍛煉、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一定要了解腸癌的癥狀,一旦出現要及時引起重視,盡快就診排查,高危人群要注意定期進行腸鏡篩查。
參考資料:
[1] 《院士科普系列|我國結直腸癌為何越來越多,是否有年輕化趨勢》.至英消化醫生.2025年1月5日
[2] 《全球50歲以下腸癌發病率激增,這幾個癥狀要警惕》.慢病界.2025年1月16日
[3] 《從確診到去世僅8個月!29歲網紅腸癌去世!出現“三多兩痛”要當心》.健康時報.2024年12月30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