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18.71平方公里的陸域面積里有30多家大中型書店,還有許多閱空間星羅棋布。近年,黃浦積極打造了“目所及處即閱讀,心所想時皆書香”的城市書房“書香黃浦”。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前,黃浦區啟動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并發布了“書香黃浦·城市書房”項目。
讀書,在朝陽里、在夜燈下,“書香黃浦”城市書房包容著每個人喜歡的那張書桌。
黃浦共建共享的“2+10+X圖書館服務體系”,是凝聚全民閱讀的中堅力量。這里有2個區級圖書館,也是國家一級圖書館:黃浦區圖書館擁有海量典籍文庫和超大自習室,明復圖書館延續中國第一座公共科技圖書館的文脈。
有10個街道特色圖書館,更是上海市兒童友好閱讀新空間。黃浦首創“1+N”模式,通過街道館+文商空間,把閱讀服務送到老百姓家門口。
有X個閱讀新空間,更是復合型多功能的社交場域。福州路上“24h城市書房”和上海書城、南昌路上“逆光226”無障礙友好指尖閱讀、梧桐光影里思南讀書會歷久彌新、南外灘江畔“小東門·外萃豐”共享閱讀漂流書架、洛克公園里“零距離家園”去“班味”心靈綠洲、車流熙攘中在大隱書局尋一處書香靜謐……走入其間,有哲學、有音樂、有藝術、更有好故事。
讀書,用眼睛、用耳朵、用手指,“書香黃浦”城市書房承托著每個人喜歡的閱讀方式。
數字賦能,智慧療愈。黃浦區圖書館強大的官方公眾號,設有“云端數字資源庫”,目前開放的15個庫可瀏覽數據總量103TB;有“黃浦云書房”,總圖書21920冊,通過手機即可將喜歡的書籍借閱到家;更有“網上聯合知識導航”,實現線上百問百答。明復圖書館創建“明復有聲圖書館”,聽讀機輔助下的“音頻聽書”為閱讀提供更多可能。
有上海首家殘疾人友好書店,“逆光226”由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辦事處、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三方攜手打造。這里不僅有無障礙的閱讀環境,300余種盲文書、氣味圖書、觸摸圖書和殘障作家的優秀作品,更有殘障人士親手制作的文創。
圖書館作為社區文化空間,正逐步成為療愈服務的重要載體。“作為上海老城廂里弄社區,近些年豫園街道有越來越多外來務工人員融入社區。我們發現流動兒童不僅需要知識教育,更需要情感療愈與社區認同。”豫園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晶晶說。豫園街道依托四新居委打造“學在可愛里”品牌,將閱讀療愈深度融入兒童服務,讓傳統文化通過視覺+觸覺+心靈,幫助“小候鳥”融入大城市。自2018年創建以來,累計開展活動70多場,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300余戶家庭參與,服務超2000人次。
讀書,長知識、考證書、找工作、尋找生活答案,“書香黃浦”城市書房關心著每個人的閱讀品味。
黃浦區圖書館的“幸福書單”,面向全齡段讀者梳理列架情緒療愈書籍,方便讀者體驗“自主式閱讀療愈”。
明復圖書館的“漫話石庫門”,以“線上互動推文+線下紅色建筑走讀”形式,帶領親子家庭“讀完書走出去”,讓紙上的文字成為難忘體驗。“小東門·外萃豐”市民驛站共享閱讀、白領驛站漂流書架等主打“療愈閱讀”體驗,每個人都既是閱讀者也是書籍提供者,為繁忙的都市白領們營造心靈綠洲,也為南外灘金融社區注入縷縷書香。
黃浦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方研翔說:“‘書香黃浦’城市書房,充分發揮“2+10+X”區域圖書館資源,細分人群、豐富內容、周到服務,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功能的閱讀療愈。讓來到這里的每位市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尋一處慰藉,有一份歸屬。”
原標題:《“書香黃浦”,打造“目所及處即閱讀,心所想時皆書香”的城市書房》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唐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