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月,今年48歲,初中畢業,已婚,育有一女。
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的農村家庭,家里兄妹兩個,我是姐姐,下面有個弟弟林浩,比我小三歲。
我們家從小就過得緊巴巴的,父親在我十歲那年因病去世,母親一人拉扯我們兄妹長大。
我17歲那年出去打工,進過工廠、做過服務員,后來在鎮上開了家小超市,總算熬出點頭。
丈夫是隔壁村的人,踏實肯干,我們一起把超市經營了十幾年,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也能維持一家人過得還算體面。
女兒現在在外地讀大學,我和丈夫兩人守著小超市,日子平淡但安穩。
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從前,我就想著接她進城里來住,這樣方便照顧。
我在縣城里花了當時的全部積蓄,加上貸款,買了一套二手房,把母親接來同住。
我跟丈夫說得很清楚:“這房子是買來給媽養老的?!彼矝]有意見,畢竟我媽一輩子為了我們兄妹吃了不少苦,咱做子女的,怎么也得盡孝。
可我萬萬沒想到,十年后,母親竟然說——“這房子歸你弟弟?!蔽耶敃r愣住了,還以為她在開玩笑,直到她看到房產證上的名字,哭著喊道:“你個不孝女,我不活了!”
02
我媽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勤勞能干,但觀念上卻一直重男輕女。
小時候我就記得,她總是對我說:“你是女兒,早晚要嫁人,家里得靠你弟弟?!?/p>
我那時懵懂,也沒多想,只覺得弟弟還小,需要人照顧。
但隨著年紀漸長,我越來越能感受到那種區別對待。 我上初中時成績不錯,老師建議我去讀高中,說有希望考大學??蓩寘s說:“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啥?早點出來打工掙錢。”
我不甘心,哭著哭鬧著想繼續讀書,結果她直接沒給我交學費。那年,我15歲,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心涼”。
而弟弟呢?他成績一般,卻從小學到中專一路供著,花錢從不手軟。中專畢業后找了個單位上班,后來嫌工資低,媽又掏錢給他開了個小修理鋪。
我出嫁后,母親還是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弟弟身上。哪怕他后來結婚生子,家里日子不寬裕,媽也從不讓他們吃虧。 逢年過節,哪怕我帶了東西回娘家,她都要留一半給弟弟家孩子。
我并不是計較這些,只是心里越來越覺得,自己在這個家,像個局外人。
我買房那年,是我人生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那時超市剛剛轉型,生意虧了不少,我和丈夫為了湊首付,幾乎把所有積蓄都拿了出來。房子寫在我名下,是因為貸款也是我一個人簽的。
我曾猶豫過是不是寫母親的名字,可丈夫提醒我:“你要是寫了她的名字,將來你弟弟會不會來爭?”
我苦笑,不愿相信母親會那樣做。但事實證明,丈夫是對的。
母親搬進城后,我們給她單獨騰了一間臥室,裝了空調,買了新家具。她身體不好,我們每年帶她去市里的大醫院體檢,還安排了營養餐。她嘴上不說,但我知道,她其實很享受這種被照顧的生活。
可我沒想到, 這份“享受”在她心里,竟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
她常常念叨:“你弟弟現在日子難,他媳婦脾氣又不好,我要是住他家,指不定怎么受氣?!?/p>
我聽著不舒服,卻從不頂嘴,只是默默承受。
直到有一天,我和丈夫商量好,打算把房貸還清后,把房子過戶成我和女兒的名字。這件事不知怎么被母親知道了。
她坐在沙發上,臉色鐵青,劈頭蓋臉地罵我:“你個死丫頭,吃里扒外!我養你這么大,你現在竟然連個安身的地方都不給我留?”
我一時氣說道:“媽,這房子本來就是我買的,貸款我還的,您住了十年,我什么時候趕您走了?”
她拍著大腿哭嚎:“你弟弟才是我兒子,這房子該是他的!你怎么能不給他?”
我徹底傻了。我問她:“那我呢?你就不管我了?”
她只說了一句:“你嫁出去了,娘家就不是你的了。”
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坐在陽臺上,點了一支煙。我不抽煙,可那天真的太難受了。
幾天后,我拿著房產證給母親看,說:“房子是我自己的,寫的是我名字。”
她愣住了,然后眼圈一下就紅了:“你騙我……你早就不想管我了……”
我沒說話,只是轉身回了房間。
第二天早上,母親摔了碗,說:“我不活了!你們逼我!”
我嚇壞了,趕緊抱住她:“媽,我沒有逼您,房子您繼續住著,咱就當這事沒發生,好不好?”
她不說話,只是眼神冷漠。
后來弟弟來了,一進門就指著我鼻子罵:“你怎么這么自私?咱媽住你家十年,你就想趕她走?”
我怒了,反問他:“你照顧過她幾天?房子你出了幾分錢?”
他不吱聲了,但母親卻替他說:“他是男孩,將來要撐這個家?!?/p>
我冷笑:“我不配撐這個家?您住的這房子是誰給買的?”
母親一句話不說,只是默默地收拾東西,說要搬回農村去。
我攔她,她說:“我不想再看見你?!?/p>
那一刻,我心如刀絞。
03
母親最終沒有搬走,她還是住在那間房里,只是再也不跟我親近了。
我依舊照顧她,按時給她做飯、買藥,但她再沒跟我說過一句溫柔的話。
有時候我在廚房忙活,她坐在沙發上發呆,我能感覺到她的沉默是一種冷戰。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后悔了,也不知道她是不是還在等我“把房子給你弟弟”。
只是我明白了一件事: 有些事,再努力也換不來公平。
我還是那個孝順的女兒,但不再奢求母親的認可。房子歸誰,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經盡了力,而她,也該學會接受現實。
或許有一天她會明白, 真正愛她的,不是那個她偏心一輩子的兒子,而是這個她一直忽視的女兒。
我不恨她,但我也不再強求她的愛。
人生的遺憾,往往不是沒得到什么,而是 明明擁有,卻從不珍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