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如何?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日前啟動《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執法檢查,旨在推動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助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內引領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北京樣板”。
《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經信局局長姜廣智介紹,兩年來,這部北京數字經濟領域的“基本法”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2023年、2024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5%和7.7%。
執法檢查組成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僑務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任佩文介紹,此次執法檢查重點聚焦促進數字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情況,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開放工作情況,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工作情況,提升數字經濟安全保障工作情況,以及《條例》不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修改的情況,計劃于11月召開的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審議執法檢查報告。
在2025年北京市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提出的16件關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議案也被作為這項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據了解,此次執法檢查主要采取書面檢查、專題調研、問卷調查、聯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充分發揮議案領銜代表作用,以問題為導向,改進調研的方式方法,深化對相關問題的調查研究。
在姜廣智看來,《條例》的核心立法目的是助力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即“五子聯動”之一。目前,全國領先的城市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在北京逐步成形,各區逐步建立數字經濟“一區一品”新格局。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累計建設5G基站13.39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61個,居全國首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引領全國,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企業數量超2400家,海淀人工智能集群獲批人工智能領域首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北京市128款大模型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
姜廣智表示,2025年,北京將開展《北京數字經濟“十五五”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做好《條例》實施效果評估,努力實現全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8%的目標。北京今年將新建5000個以上5G-A基站,推進IPv6在北京全市基礎網絡規模部署,建設具身智能、腦機接口、空天、醫療等領域數算模一體化服務平臺,推動公共數據歸集治理與開放利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上下游合作,開放人工智能賦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等應用場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