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關稅戰激烈交鋒之際,作為美國核心盟友的歐盟,卻悄悄咪咪的找上中國,跟中方談了件大事。
事情是這樣的,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后,發覺形勢有變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中國的態度明顯軟化了,不僅表示想跟中國加強貿易合作,還強調會派出專員,跟中方解決爭端。
不久前,歐盟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訪華,印證了馮德萊恩的說法,至于中歐要解決的最大問題,自然是半年前,歐盟無視中國反對,強行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的高額關稅。
在拜登執政的時候,美國為了打壓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僅下令抵制中國的零部件、對中國電車加稅,還慫恿盟友跟進,歐盟就是在那個時候,寧愿選擇放棄利益,也要緊隨美國的遏華腳步。
歐盟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這次謝夫喬維奇來中國,就是想跟中方談談這件事,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接見了他,幾天之后,兩人還進行了視頻通話。
在密切的對話接觸之下,中歐之間的談判也終于迎來了關鍵性進展。
最近,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中歐雙方已經一致同意,通過對賣到歐洲的中國電動汽車,設定最低的出口價格,替代歐盟自去年10月起,對華加征的電車關稅。
這意味著,持續了半年的中歐電車爭端,開始出現實質性的緩和,如果最終這個方案落實,那么之前歐盟對中國車企施加的額外關稅,很有可能會被取消。
美歐博弈
至于歐盟在這件事上的態度,為什么會大反轉,自然是因為特朗普的上臺,直接讓原本親密的美歐關系,變得針鋒相對。
比如這次的關稅大戰,特朗普不只是針對中國,同樣也把歐洲拉入了泥潭,所以在跟中方談完之后,謝夫喬維奇也去了趟美國,跟美方商量關稅問題。
結果,歐盟從美國這邊得到的,只有不會取消關稅政策的回應,就連特朗普政府到底想要拿著這個籌碼,讓歐洲做些什么,謝夫喬維奇都沒能問出來。
而且之前,特朗普不斷“炮轟”歐盟,又是要求歐洲給美國上繳更多的“保護費”,又是在烏克蘭問題上把歐洲踢出局,完全把對方當成一個“依附者”對待,而不是重要的盟友。
中歐電車爭端
所以,歐洲選擇重新與華交好,試圖靠近中國,其實也是必然的結果。當然,在歡迎中歐解決分歧,加強合作的同時,對于歐盟,中國也得保持更高的戒心。
現在,歐盟改變對中國的態度,說白了就是在跟特朗普“斗氣”,但本質上,歐洲還是想跟美國保持此前的關系,只不過現在是美方不想回應,逼得歐盟無路可走。
可以預料到的是,一旦特朗普對歐洲招手,那些本就親美的歐洲政客,恐怕又會屁顛屁顛地掉頭,唯美國馬首是瞻。
到時候,或許又會有新的問題出來,中國無疑得提前防著一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