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映山紅行動的主題是關注鄉鎮學校的科學教育。前不久,《第一時間》欄目的記者來到了淮南市潘集區的兩所學校,看看那里的孩子們對科學課是否感興趣。
鄉村學子 熱愛科學
記者來到淮南市潘集區田集中心學校,這所學校位于淮河岸邊,今年“映山紅行動”的主題是讓科普走進校園,那么學校里的孩子們對科技知識,對科普知識他們感不感興趣呢?
楊連勝 淮南市潘集區田集中心學校 校長:同學們非常感興趣,尤其是科技發展的今天,孩子們對這些無人機,像這些智能化的東西,非常有興趣。
記者剛到學校就看到,六年級的學生正在上自然科學課。課堂上,李霞在講課的同時,還會播放視頻,讓孩子們上臺互動。
到了后半節課,李霞還帶著大家走出教室,在校園里,開展實物體驗。
豐富課堂教學 點燃孩子科技夢
距離田集中心學校三十分鐘的車程,是淮南市潘集區的另一所鄉村學校,那里的孩子們對科學課也很感興趣,為此,學校又開展了哪些科學課程呢?
段述鋒是學校航模課程的帶頭人,2019年,學校開設了航模課,那時候,雖然道具簡單,但同學們熱情高漲。
段述鋒 淮南市潘集區高皇中心學校 老師:我本人也是那種,對航模從小就堅持的夢想,應該說航模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沒有之一。
如今,每周三下午4點的航模課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活動。
做好了飛機模型,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走出班級,要把它放飛天空。
另一間課堂里,正進行的是電路的串聯和并聯實驗。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讓燈泡亮起,了解了電路的相關原理。
為了培養鄉村孩子科技方面的興趣,學校在各個年級,都開設了科學課程。每堂課上,老師們都會帶著孩子們做實驗,讓學生們對科學知識,有了直觀的認識。
多方助力 讓科學課上得更專業
從兩個學校的探訪來看,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教得認真,孩子們自然是學得不亦樂乎,但隨著記者的了解,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探訪中,記者發現,兩個學校的很多教學儀器,都已經陳舊多年了。
段述鋒 淮南市潘集區高皇中心學校老師:在器材的普及上,受到地域限制,有的器材很貴,不是我們普通偏遠農村學校和家庭能夠承擔和接受的。
同時,我們前面看到上科學課的這些老師,都是兼職老師。因為專業知識有限,兼職老師在日常備課時,大多都是按照課本的內容來進行,沒法做到拓展和延伸。
為此,校方一直想從軟硬件各方面,提高科技教育水平。
陳國道 淮南市潘集區科學技術協會 主席: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第二個,是師資力量配備方面,有的學校對科普宣傳教育方面的老師是缺乏的;第三個方面,有的學校還有資金壓力。
陳國道介紹,他們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對轄區學校的科普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科學課上得更專業。
安徽經視記者報道
編輯:李夢祝
責編:左開勛 何士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