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發展迅速,國際合作話語權逐步提升,中國紀錄片“出海”成為國際傳播新名片,中外合拍紀錄片成為一大趨勢。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的第二屆海絲紀錄片大會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本次活動以紀實影像為媒,以“向海而生,記錄永恒”為理念,11個國際紀錄片節展代表,以及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制作和發行機構代表、知名導演、制片人等業內人士齊聚一堂,100余家影視制作和播出機構與媒體播出平臺參與,通過作品展映、項目推介、主題研討、文化調研等活動,圍繞紀實影像策劃、創作、發行等議題進行深入的對話與交流。
近年來,紀錄片“福建出品”已成為文化界的一大現象,《柴米油鹽之上》《兩岸家書》《大儒朱熹》《早餐中國》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相繼涌現。業內人士認為,國際社會對中國社會的關注提升為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提供了市場契機,而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的迅速發展又為紀錄片國際合作提供了產業基礎。中國紀錄片品牌建設雖非朝夕之功,但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近年來,中國紀錄片通過國際合作、平臺建設等多種手段,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建構跨文化語境下立體多元的中國形象。與會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的關鍵在于理念。如何借助國際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國紀錄片“出海”面臨的重要課題。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中外合拍紀錄片在國際市場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由于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審美觀念等存在差異,在合拍紀錄片的創作過程中,這些差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溝通和協調,可能會影響到影片的整體質量和創作進度。另一方面,未來,中外合拍紀錄片需更加注重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拓展,不僅要關注歷史文化、自然地理等傳統題材,還要聚焦全球熱點議題,以更加深刻的視角和更具前瞻性的思維,為觀眾呈現豐富、多元的世界。此外,中外合拍紀錄片在內容創作上需更加注重故事性和情感表達,通過講述生動的人物故事和真實的情感經歷,增強影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宓盈婷 林凱
配音:郭清皓
片頭制作: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