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G100聯盟成立大會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舉行。本次活動標志著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首次實現跨區域聯盟共建。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正式落戶武漢,低空融合發展創新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落地,多項省部級戰略合作協議集中簽署,充分彰顯中部地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強勁勢頭。
國家高新區作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主陣地,貢獻了全國20%以上的工業增加值,集聚了30%的高新技術企業,4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的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和發明專利,60%的科創板上市企業,7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打造形成了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批戰略性產業,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核心承載地。
近年來,中部地區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作為國家"雙循環"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樞紐,中部地區正加速構建區域協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夏松表示,成立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G100聯盟是落實黨中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推動中部地區高新區協同聯動、組團發展,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中部崛起注入強勁動能。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國家高新區主管部門及東北國家高新區聯盟代表分別致辭,表達了對聯盟協同發展的期待與支持。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沈悅發布《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G100聯盟倡議書》,呼吁建設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以用為導向科創供應鏈平臺,促進各成員單位加強資源共享、產業協作與創新聯動。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武漢東湖、長沙、鄭州、南昌、太原等高新區代表攜手推桿,正式啟動聯盟成立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落戶武漢光谷,該中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湖北聯投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未來將在推動中部地區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數據賦能平臺、推動科技金融服務創新等方面開展工作。
武漢地處長江經濟帶核心位置,擁有光電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東湖高新區綜合實力長期位居全國前列。火炬中心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不斷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中部中心的設立,將充分發揮武漢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更好服務中部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承擔好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聯盟秘書處工作,為新時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培育新優勢、開拓新局面。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與武漢市人民政府、襄陽市人民政府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強化政策協同與資源對接,推動區域產業升級。同時,火炬中心、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湖北聯投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新模式。
在揭牌環節,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工業和信息部火炬中心、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湖北聯投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成立的“低空融合發展創新實驗室”正式成立,未來將融合多方優勢資源,聚焦低空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按照“基礎理論-技術創新-大賽示范-場景推廣”的思路,積極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活動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園區處處長朱星華圍繞國家高新區最新工作部署與評價體系作專題培訓,為與會代表提供了前瞻性指導。在新形勢下,各高新區要著力增強技術策源能力、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應用、加快培育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動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并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周荔華 劉坤/吳芊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