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語言關鍵期及如何與嬰幼兒正向交流?”“嬰幼兒飲食如何搭配才營養均衡?”……針對這些社區寶寶屋接送家長們時常談論的問題,4月19日,“醫路同行 育見未來”——社區寶寶屋“醫育攜手活力營”啟動儀式暨首場“健康說”活動在001號社區寶寶屋(淮安路771號3樓)舉行。
記者獲悉,在靜安區教育局的指導下,江寧路街道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跨界合作,通過醫療與育兒服務的深度融合,將更加科學、專業的指導送進寶寶屋,共同促進轄區內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醫育攜手活力營”,分“健康說”、“實操演”、“親子玩”三個活動版塊。“健康說”版塊圍繞嬰幼兒常見病、口腔護理、家庭急救指導、嬰幼兒正向交流等方面的問題,專業醫護人員以通俗易懂的科普宣講方式,向家長們傳遞專業醫療知識,同時,通過互動交流,解答家長們的困惑和問題;“實操演”版塊由專業醫護人員演示,并手把手教授家長嬰幼兒口腔保健、小兒穴位推拿、手衛生知識、輕微擦傷簡單處理等實用知識;“親子玩”版塊,結合“健康說”和“實操演”的相關知識和內容,由社區寶寶屋托育服務團隊研發設計各類形式多樣的親子互動活動,幫助家長和幼兒在特定生活場景中實現“醫”與“育”的結合。
基層治理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2022年,江寧路街道創新基層治理模式,率先成立全市首家社區寶寶屋,至今已完成街道轄區內6個社區寶寶屋的建設,為解決1-3歲嬰幼兒“托育難”問題提供了全市樣本。3年來,江寧路街道始終堅持“人人凝聚”理念,聚人民之智,聚組織之力,聚民心之福,從1.0版解決基本“托”的問題,到2.0版“科學育兒進寶寶屋”,再到如今3.0版引入“善治合伙人”齊抓共管的升級,逐步迭代社區寶寶屋,建設升級,服務升級,管理升級,口碑良好。
在3.0版社區寶寶屋建設中,江寧路街道引入“善治合伙人”創新治理模式,通過聚合社區單位、專業機構、居民等多元主體,構建責任共擔、資源互補的治理共同體,實現了“服務提升——治理增效”的雙向奔赴。家長從服務受益者轉變為治理參與者,組建社區寶寶屋家委會,建立“雙巡查”機制,邀請家長參與輪值巡查,從家長的視角為社區寶寶屋的日常運營管理提供寶貴建議;運營方參與“一件事”到“一類事”的課題研究,結合社區寶寶屋日常運營,研發社區托育服務指南,以點帶面,促進社區寶寶屋規范運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社區單位作為“善治合伙人”,共同參與社區寶寶屋服務提升計劃,精準對接社區嬰幼兒家庭的需求,以專業團隊走進寶寶屋的方式,助力社區寶寶屋服務能效升級。
啟動儀式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任醫師、兒科主治醫師陳蘭圍繞《1-3歲語言關鍵期及如何與嬰幼兒正向交流》主題做了首場“健康說”活動,為家長提供專業指導。
原標題:《醫護進社區手把手教帶娃!靜安江寧路街道打造3.0版社區寶寶屋》
欄目編輯:顧瑩穎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來源:靜安區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陳佳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