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隆回縣婦幼保健院婦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因“不完全縱隔子宮”導致多年不孕的趙女士實施宮腔鏡下縱隔切除術。術后患者宮腔形態顯著改善,即將轉入內分泌門診,實施個性化備孕指導階段。
據婦科主任劉曉東介紹,趙女士婚后多年未孕,來院經三維超聲和宮腔鏡檢查確診為不完全縱隔子宮。這類患者雖能受孕,但隔膜會擠壓胚胎生長空間,猶如“幼苗在夾縫中生存”,極易引發妊娠失敗。通過微創手術切除縱隔、重塑宮腔形態,是改善妊娠結局的關鍵。
一、縱隔子宮:藏在宮腔里的“隱形墻”
縱隔子宮是最常見的子宮畸形類型,約占子宮發育異常的35%。正常子宮腔形似倒置的梨形,而縱隔子宮患者宮腔被肌性或纖維性隔膜分為兩部分,猶如在“生命搖籃”中筑起一道“墻”,導致胚胎著床困難、發育受限,臨床常表現為反復流產、早產或不孕。
二、精準拆“墻”:微創技術護航生育力
針對趙女士的病情,婦科團隊制定了“宮腔鏡下縱隔電切術”方案。術中通過高清成像系統精準定位隔板范圍,逐層切除多余組織,同步電凝止血保護子宮內膜。手術歷時短,出血少,完整保留了子宮正常結構。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而宮腔鏡技術具有視野清晰、精準微創的優勢。
三、婦科健康課堂: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
針對育齡女性,專家給出四大建議:
1、孕前必查:計劃妊娠前應進行婦科超聲篩查,尤其是有自然流產史者;
2、關注信號:月經異常、反復流產或久備不孕需警惕生殖道畸形;
3、微創優先:確診縱隔子宮建議選擇宮腔鏡手術,最佳治療時機為孕前;
4、術后管理:嚴格避孕3個月,定期復查確保內膜修復。
隆回縣婦幼保健院婦科自新院整體搬遷以來,醫療環境全面優化,宮腔鏡、超聲監護儀等先進設備的引進,醫療技術得到了整體提升。現已形成“畸形矯正-內膜修復-生育力保護”技術鏈,建立從診斷到妊娠追蹤的全程服務體系,以微創化、精準化治療幫助不孕不育患者實現生育夢想。
隆回縣婦幼保健院將持續優化生育健康服務,用專業技術拆除阻礙幸福的“墻”,讓更多家庭聽見生命綻放的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