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環球時報】【北京日報客戶端】【海外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4月9日那天,一位來自內地的女網紅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聲稱自己在香港的一家餐廳用餐時,因為用普通話點餐而遭遇了“不公平對待”。這段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都什么時代了,居然還有這種不平等的現象。”
看過這位博主的視頻后,評論區的輿論幾乎一邊倒,當然也有少數不同的聲音冒出來。
有部分網友認為,去到一個地方就要遵守那里的規矩,尊重當地的習俗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再來說說普通話,在香港使用普通話真的會被人歧視嗎?
從我們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開始,國家就一直在倡導大家講普通話。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體系,但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會說普通話,交流起來就能毫無障礙。
如果香港真的存在對普通話使用者的歧視,這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那么,這位女博主真的是因為說了普通話才受到特別對待的嗎?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事件的來龍去脈
根據這位女博主所拍攝的視頻內容顯示,她與朋友一起前往香港的一家茶餐廳用餐。
坐下之后,她便向服務員詢問是否有菜單。
距離她較近的一位服務員只是用眼神示意她去看墻上的菜單。
然而,博主發現墻上全是英文,一時看不懂。
隨后,服務員遞給她一本菜單后就離開了。
這讓博主感到十分困惑,還喃喃自語道:“這就走了?怎么不理我呢?”
沒過多久,另一位服務員過來為博主服務。
當博主開始點餐時,由于對菜品不太熟悉,她向服務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時,服務員的態度突然變得冷淡,表情也逐漸顯露出不耐煩的樣子,簡單敷衍地介紹了幾道菜。
接著,博主又詢問菜品的味道,并希望服務員能推薦一道最受歡迎的菜。
然而,這位服務員只是草草地回答:“差不多,全都差不多。”
甚至表示自己沒有吃過店里的菜,不清楚味道如何。
這樣的態度仿佛欠了她一筆巨債似的。
作為一名服務員,連最基本的服務意識都沒有體現出來。
最后,當博主問到有什么飲品可供選擇時,服務員帶著煩躁的語氣反問:“你想喝啥!”
說完便丟下博主轉身離開了。
難道香港人對普通話的排斥真的如此嚴重嗎?接下來兩位博主的真實經歷或許能讓我們大開眼界。
無獨有偶
還有一位網紅發布了視頻,講述自己在香港嘗試全程使用普通話的經歷,結果遭遇了不少差別待遇。
入住酒店時,她讓朋友提前用粵語咨詢押金金額,被告知只需500元。然而,當她到達酒店并用普通話詢問時,前臺卻告知需要繳納1000元押金。
僅僅因為語言的不同,押金竟然翻了一倍,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由于資金不足,博主不得不前往一家換匯店兌換港幣。
一進門,工作人員聽到她說普通話后立刻投來了不屑的目光。
更過分的是,這家店員還擅自提高了匯率,原本應該是1:0.86的匯率卻被要求按照1:1進行兌換。
難道他們真的以為大陸游客什么都不懂,專門坑騙大陸人嗎?
更令人震驚的事情還在后面。
博主在一家香港最大的連鎖鞋店購物時的經歷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她的朋友在店里試穿了三四雙鞋子,最終只選中了一雙。
店員卻要求他們把之前試過的鞋子重新擺回原位。
這讓博主不禁疑惑:“到底誰才是顧客啊?難道我是服務員不成?”
一家大型連鎖鞋店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其他的小店鋪了。
同樣,一名男子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類似的經歷。
他去買冰淇淋時,僅僅因為使用普通話,就被店員白了一眼。
想想都覺得挺滑稽的,明明是花錢消費,卻還要被別人輕視,真是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該男子打車去酒店的時候,司機假裝聽不懂普通話,連續拒絕搭載他。
到了餐廳,服務員一聽他用普通話點餐,便故意用英語回應,顯然是在刁難他。
本是同根生,為何要互相傷害,何必如此為難他人呢?
男子表示遇到這些歧視行為真的很生氣,畢竟他是來消費的,不是來找氣受的。
看來,普通話作為全國通用的語言,在香港似乎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引發網友共鳴
看到博主在香港因使用普通話而遭受的區別對待,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感同身受,稱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遭遇。當然,也有一些網友持不同意見。
有網友提到,自己去香港游玩時,喊了半天也沒人應答。后來路過一位男服務員,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對方居然大發雷霆,大聲呵斥:“不要碰我!”
這其中顯然帶有一定的歧視意味,而且非常失禮。
還有網友兩次前往香港,整體體驗都很糟糕。海城的服務員聽到他說普通話就翻白眼,中環的大排檔態度也極其惡劣,讓人覺得去了就是在花錢找罪受。
從這些網友的不良經歷來看,在香港說普通話受到歧視的現象確實比較普遍。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博主可能想多了。
考慮到香港茶餐廳每天接待眾多客人,工作量巨大,服務員追求效率是很正常的。
因此,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服務員的工作壓力,多一些包容之心。
當然,也有香港本地人現身說法,表示他們對所有顧客都是一樣的態度。在他們看來,“時間就是金錢”,在這種快節奏文化的影響下,提高工作效率是必然的選擇。
再者,香港寸土寸金,商家做生意自然希望盡可能多地接待顧客,以增加收入。這一點其實并不難理解。
另外,有些網友則指出,女子的行為本身存在問題。一頓飯下來,居然問了十幾個問題。
即使是在內地,這樣頻繁提問也會讓服務員感到不悅,甚至在背后議論她事太多。
那么,女子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在香港是否真的會因為說普通話而被歧視呢?
經過深入挖掘視頻中的細節,才發現事情并非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內幕逐步揭曉
實際上,女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服務員都有給予回應,哪怕時間緊迫,也都盡力解答了。
包括最初那位看似冷漠的服務員,雖然沒有直接回應,但手上的動作從未停止過,不僅指明了墻上的菜單,還在博主表示看不懂英文后及時遞上了一本中文菜單。
不得不說,服務員基本的服務態度還是具備的。
然而,這名女博主卻故意提出了一些帶有挑釁性質的問題。
比如吃飯時問哪道菜點的人最多,這顯然是個常識性問題,當然是飯點時人最多。
面對這種不合邏輯的問題,任何服務員都難免會感到煩躁。
后來,女子又問服務員有哪些飲品可選,當服務員反問她想要喝什么時,她卻遲遲無法作答。
拿著菜單卻不看,只顧著空問,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當服務員讓她想清楚后再告知時,她卻委屈巴巴地說服務員態度太兇。
這種低效的對話明顯是在浪費服務員的時間。
至于這位女博主的目的,那位用普通話買冰淇淋遭白眼的男子給出了答案:
“我知道,只要這么一說,肯定能吸引流量。”
凡事都不應該以偏概全。
該男子還講述了在香港遇到的一些溫暖瞬間。
比如打車時,即便司機聽不懂普通話,仍然會用蹩腳的普通話與他聊天,甚至還表示正好借此機會學習普通話。
去藥店換零錢時,店主雖然一臉嚴肅不說話,但手上的動作卻非常麻利,很快就幫他換好了所需的零錢。
他還遇到了耐心為他點餐的餐廳老板。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他們嘴上雖刻薄,但心里卻很善良。”
仔細想想,他們為了生活奔波忙碌,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人情世故。
即便在香港使用普通話偶爾會遭遇一些莫名的歧視,也不能因為個別案例就否定其他人。
結語
不能僅憑一面之詞就輕易下結論,無論是香港人還是大陸人,歸根結底都是中國人。
只是兩地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異罷了。
即便在全國范圍內,每個群體中都會有極少數的不良分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需要用平常心去看待。
那位女博主的做法確實欠妥,損害了大陸人的形象。
尤其是在當前兩地關系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前往香港旅游時更應該注意自身言行,避免留下不必要的爭議。
對于這位女博主的行為,你怎么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任何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