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瀟灑從來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而是將苦難釀成美酒的智慧,是把滄桑化作風景的胸襟,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能笑對人生……
瀟灑的詩詞,是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是面對困境時的從容淡定,是追求自由與自我的真實寫照。
他們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又如一陣清風,吹散我們心頭的陰霾。
那你讀過最瀟灑的一句詩詞是哪一句?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翻涌的浪花、湍急的水流,在常人眼中是充滿危險的,足以讓人望而卻步。可在偉人的眼中,這些都算不得什么。
他在暢游長江時,面對長江中洶涌的波濤沒有絲毫畏懼,他與風浪搏擊的過程,看作是在自家庭院中悠閑散步一般輕松自在,展現出了一種超越常人的勇氣自信。
瀟灑是面對驚濤時的舉重若輕,正如青松在暴雪中舒展枝葉,強者從不因外界的動蕩而失去內心的節奏,并且風雨愈烈,心愈從容。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定風波》
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雨,遭到貶謫的蘇軾表現得極為灑脫,他不躲不避,杵著竹杖,穿著草鞋,在風雨中踏出比駿馬更輕盈的節奏。
“誰怕?” 一個簡短有力的反問,展現蘇軾無所畏懼的灑脫精神。在他眼中,只要內心豁達,簡單的行裝、物質條件的劣勢,同樣能帶來自由與輕松的感覺。
面對生活中的風雨是如此,面對人生的挫折亦是如此。他愿意披著蓑衣,在風雨中度過一生,坦然接受生活的一切挑戰。
這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選擇在泥濘中瀟灑前行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李白《將進酒》
李白才蓋當世,胸懷壯志,卻仕途坎坷,算得上一生未曾入仕。可他從未因此自暴自棄,反而時時充滿自信。
金錢在李白眼中,不過是身外之物,千金揮霍一空,也堅信自己有能力重新獲得。
這種對財富的豁達態度,也是他灑脫不羈的性格的寫照。李白的瀟灑,是對自我價值的堅定追求,對自我的高度肯定。
在他看來真正的價值不依附于功名財富,而是內在的自信與生命力,自己的才華必定會有施展的一天。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唐寅《桃花庵歌》
唐寅科舉受挫導致窮困潦倒,但他卻在桃花庵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桃花庵中,他以桃花為友,以美酒為伴,遠離了世俗的功名利祿,過著自由自在、簡單而純粹的生活。
即便他的行為舉止、生活方式遭到他人的嘲笑和非議,他卻并不在意,反而嘲笑那些人不理解自己,不理解人生。
唐寅不隨波逐流、堅持自我的獨特個性,寧在花間醉倒,也不愿在官場卑躬屈膝的瀟灑做法,在世人眼中的“瘋癲”,可這背后卻是中國文人以“癡”掩“智”,“難得糊涂”的瀟灑通透。
也告訴我們,要敢于追求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保持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就是瀟灑。
【5】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 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一個人的才能是否被重用,往往取決于時運,這是個人無法左右的客觀因素。
自己的行為和選擇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被時代所重用時也不必怨天尤人,不妨袖手以一種閑適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變化。
這種瀟灑,是一種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智慧。人生有起有落,要學會順應時勢的同時,要堅守自己的內心。在面對不如意時,不要過于執著焦慮,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等待時機的到來。
保持精神的自由,這樣才能在局中廝殺,亦能抽身觀局。
【6】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楊慎《臨江仙》
一壺粗酒慶重逢,古往今來興亡事,盡化作笑談佐酒。
古往今來無論是王朝的興衰更替,還是個人的悲歡離合,在時間的長河中都不過是過眼云煙。
楊慎因直言被貶云南三十載,可也是在云南,他參透了人生的真諦,將紛紛擾擾的世事,都化作了笑談依然過的瀟灑。
這種瀟灑,是看透歷史輪回后的豁達,讓我們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過于糾結于過去的得失,要學會放下,以輕松的心態面對生活。
【7】
游人莫笑白頭醉,老醉花間有幾人。
—— 劉禹錫《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
在常人眼中,老年人應該穩重自持,劉禹錫在晚年卻不顧世俗的眼光嘲笑,盡情享受著美酒與美景帶來的快樂。因為他知道熱愛生活不分年紀,享受快樂豈論老少。
這句詩展現出劉禹錫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他告訴我們,“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質量。”無論年齡幾何,都不應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劉禹錫的瀟灑,是在時光的屠刀下依然保持的天真,是向死而生的浪漫。
【8】
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在與友人董大分別時,高適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充滿離愁別緒,而是給予友人堅定的鼓勵。
不要擔心前方的道路上沒有知己,不要因為離別而感到孤獨和失落,你的才華一定會得到世人的認可,在未來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句豪爽瀟灑的詩是寫給友人,何嘗不是寫給他自己。
【9】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 朱敦儒《鷓鴣天》
朱敦儒一生追求自由,不愿被功名利祿所束縛。他以寫詩飲酒為樂,在詩歌和美酒中尋找人生的樂趣價值。
寫詩萬首,飲酒千杯,何曾正眼瞧過王侯將相?
在他看來追求功名利祿的人,都無法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諦,因此對那些權貴侯王不屑一顧,不把他們放在眼里。
朱敦儒的瀟灑,是對世俗名利的唾棄,是對自由精神的執著追求。
【10】
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
—— 宋自遜《驀山溪?自述》
身外的功名利祿、是非得失都不放在心上,世間的一切自有上天安排,表達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這種態度并非消極的逃避,不是不作為,而是看清邊界后的釋然。
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人們往往追求各種外在的東西而奔波忙碌,導致身心疲憊,想瀟灑都瀟灑不起來。
而在宋自遜卻選擇放下這些,以一種輕松自在的心態生活。
做好自己能做的,不必過于操心和憂慮結果,其余的就交給時間。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