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4月份,英國皇家空軍公布了其第六代戰斗機項目——“全球作戰空中計劃”的最新渲染圖。然而,這款英國戰機在發布之初,便因其技術設計和戰略路徑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與質疑。英國希望通過高端防務工業重新塑造其全球角色,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多邊合作復雜化、美國對英國加征關稅、英國國內經濟壓力持續的背景下,英國“六代機”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技術本身。
英國六代機垂直尾翼設計遭質疑
總臺記者 陳林聰:根據英國國防部4月發布的效果圖,英國第六代戰機采用保留垂直尾翼的氣動設計。這一設計遭到專業人士的質疑,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設計可能導致隱身性能相對落后。此外,項目進度緩慢也引發擔憂。盡管早在2022年,英國宣稱該機型將在5年內實現首飛,但截至目前,英國第六代戰斗機仍停留在概念驗證與設計階段,距離實質性測試和生產仍有相當距離。
英國六代機研發面臨多重難題
總臺記者 陳林聰:六代機的研發是一個高度系統化、資金密集型的工程。無論是動力系統、人工智能控制,還是隱身材料、武器整合,都需大量投入。業內分析指出,英國想要單獨支撐一款六代機的研發幾乎不可能,因此尋求多國合作成為必然之選。2023年,日本、英國、意大利三國簽署聯合協議,正式確立第六代戰斗機項目——“全球作戰空中計劃”,目標是在2035年前完成戰機部署。然而,三國之間的戰略側重點、產業路徑、技術共享機制等問題,正在成為合作中的“隱性障礙”。
英國國內輿論分化 戰略目標能否達成?
總臺記者 陳林聰:在英國國內,輿論呈現出明顯分化。一部分觀點認為,這一計劃有助于提升英國的國家安全水平和自主防務能力;也有聲音擔心,這個項目投入巨大、回報不明確,或將淪為一項“無底洞工程”。英國主導的第六代戰機項目,更多體現的是英國“脫歐”之后,通過“全球英國”戰略謀求國際影響力的政治意圖,尤其希望借第六代戰機的研發,來強化英國在全球防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但這一目標能否真正落地,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總臺記者 陳林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