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日,啟東法院民一庭成功化解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在承辦法官陸昊的耐心調解下,被告當庭履行工程欠款50萬元,雙方握手言和。
案情簡介
某建筑公司承接啟東市某綜合整治工程后,將其中的PE管拖拉管工程分包給某市政公司施工,某市政公司于2022年底完成全部施工內容,并向某建筑公司申請結算。然而,某建筑公司遲遲未付款,某市政公司遂訴至法院。
法院調解
收到該案后,陸昊仔細審閱工程合同、施工日志等材料,梳理爭議焦點,發現雙方對已完成工程量并無異議,主要分歧在于付款期限和計價標準。因案涉工程尚未結算,工程造價難以確定,如果按照常規程序可能需要通過司法鑒定確定工程造價。陸昊敏銳地意識到,鑒定程序不僅會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延長訴訟周期,更可能因此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基于此,陸昊果斷轉變工作思路,將調解作為優先解決方案。
庭審中,陸昊本著“調解優先,助企解紛”的原則, 通過“背靠背摸底”分別聽取雙方心理預期,“面對面協商”引導雙方現場核對爭議事項,了解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想法。針對始終僵持不下的計價標準,陸昊充分聽取了雙方關于工程計價的意見,反復溝通調解方案,建議將雙方主張的單價中間值作為計價標準。
經過三個小時的耐心釋法說理,雙方當事人就工程結算價達成了一致意見,某建筑公司當庭履行工程欠款50萬元。
建筑業是啟東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該案的圓滿化解是啟東法院堅持“法治護航、調解優先”理念的生動實踐,以“實質性解紛”為導向制定的調解方案,既充分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又為債務人留存了發展空間。接下來,啟東法院將始終堅持抓實“公正與效率”,為護航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來源:民一庭 魏愛慈
▌責編:政治部
▌審核:陳南松
▌終審:沈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