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氏中醫第六代傳承人張喜海,專注骨病40年。
陽氣是身體的 “小火爐”,溫煦推動氣血運行。一旦陽虛,“火爐” 不旺,腰部氣血運行變慢,筋骨得不到充分滋養,就像缺乏養護的零件易損壞。再加上陽虛體質易招寒邪,寒邪入侵后,讓腰部氣血凝滯、肌肉收縮,進一步阻礙氣血流通。腰椎間盤在這種氣血不暢、營養不足又受外力影響時,就容易突出,引發疼痛、活動受限等問題。
我去年面診了一位患者,45 歲的鳳女士,她平素特別怕冷,即便天氣暖和也比旁人多穿衣物。自訴每次活動之后,即便只是簡單的家務勞作,躺下時都會覺得腰部又酸又累,這種情況持續已久,嚴重影響日常出行和休息。
為了更精準辨證,我給鳳女士做了中醫四診。
初見鳳女士,面色略顯蒼白,精神狀態一般,肢體動作未見明顯異常。聞診無特殊氣味,呼吸平穩。問診得知,平素怕冷,每次開車時無不適,可下車休息后再開車,左屁股、左小腿就開始疼痛,活動之后躺下感覺腰部疲累。日常遇冷癥狀加重,保暖后稍有緩解,且夜間睡眠時疼痛也會發作,影響休息。切診時,脈象沉細,左臀部及左小腿外側按壓有痛感,腰部肌肉僵硬,活動幅度受限。
根據中醫四診,我辨證鳳女士屬陽虛寒凝、經絡阻滯之證。治宜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為此我將為鳳女士采用中藥外用熱敷法。
方子:取制附子、干姜、獨活、桑寄生、牛膝、細辛、花椒等等(具體用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方中制附子與干姜藥性溫熱,能驅散體內寒氣,補充陽氣;獨活、桑寄生擅長祛風濕、通經絡,改善經絡阻滯的問題;牛膝可引導藥力直達腰腿部位;細辛、花椒則能增強溫通效果,幫助鳳女士緩解疼痛,減輕腰部疲累,逐步改善陽虛寒凝的身體狀況。
四周后,鳳女士來復診,自訴現在左屁股和左小腿不再動不動就疼,即便開車后下車休息再上車,也沒有之前的疼痛感,腰部也不再容易疲累。日常對寒冷的耐受能力增強,不用時刻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晚上睡眠質量提升,不再被疼痛干擾。如今生活已重新回歸正常節奏 。
很多患者都想找張喜海院長看病,卻不知道張喜海院長的聯系方式,坐診地址,這里向大家公布,請大家以本官網信息為準。張喜海電話:0371-85961816,張喜海聯系方式:0371-85961816,坐診時間:周一到周六,坐診地址:鄭州張喜海中醫院,張院長號源緊張,請提前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