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關家垴之戰是軍迷們討論比較多的一個戰例,圍繞著勝負、傷亡數字、戰術運用等,各種觀點都有,大家經常爭得面紅耳赤。今天換個角度,從日軍與八路軍雙方彈藥消耗量來看這場戰斗。
關家垴之戰
先看日軍的彈藥消耗情況,日方有相關文獻記載,并且數據很詳細。關家垴之戰中參戰的日軍岡崎支隊步/機槍彈消耗了22萬發,手榴彈消耗了1719枚,擲彈筒彈消耗了765發,山炮炮彈消耗了249發。岡崎支隊下轄3個步兵中隊、1個山炮中隊、1個輜重小隊、1個工兵分隊、1個通信分隊、1個戰斗救護分隊及支隊部,總兵力500多人。主要火力為18挺大正十一年式6.5毫米輕機槍、18具八九式50毫米擲彈筒,4挺九二式7.7毫米重機槍和3門九四式75毫米山炮。
岡崎支隊3個步兵中隊有2個步兵中隊(從獨立步兵第12大隊、獨立步兵第36大隊各抽調1個步兵中隊)各配備2挺九二式7.7毫米重機槍,另1個步兵中隊沒有配備重機槍(第37師團集成中隊)。山炮中隊不滿編,只有3門九四式75毫米山炮,滿編應該是4門九四式75毫米山炮。
日軍炮火很猛
此外,此前岡崎支隊占領黃崖洞兵工廠時,曾掠奪了2000枚手榴彈、10000發子彈以及數十箱其他作戰物資。這些彈藥和作戰物資有沒有用于關家垴之戰,日方文獻中并沒有說明,不過從常理推測日軍應該使用了。子彈或許因為口徑不同不好使用(但如果是6.5毫米復裝子彈,日軍槍械也可以使用),但手榴彈使用應該毫無問題。
從岡崎支隊500多人就消耗了這么多彈藥看,其火力非常猛。要注意日軍是防守作戰,為了鞏固防御體系,岡崎支隊在關家垴山腳下挖掘了超過300個的步兵掩體,這些掩體環繞山頭布局,防御能力很強。關家垴是高原梯田地貌,屬于居高臨下,本就易守難攻。因此要壓制住日軍火力后才能進攻,否則進攻方傷亡會非常大。八路軍缺乏火炮和炮彈,機槍彈藥也不足,無力壓制日軍火力,這也是關家垴之戰中八路軍傷亡較大的主要原因。
八路軍戰前動員
再看看八路軍(129師)的彈藥消耗情況,具體到關家垴之戰是沒有記載的,但可以從百團大戰彈藥消耗量來推算。百團大戰分三個階段展開,129師在每個階段的彈藥消耗都被記錄在案。在第三階段的戰斗中,129師共消耗了步槍彈190439發,輕機槍彈11497發,重機槍彈61330發,手榴彈不到6000枚,擲彈筒彈67發,各式炮彈1223發(山炮、迫擊炮等)。
單看彈藥消耗總量好像也不少,但這個統計數字是129師38個步兵團的總彈藥消耗,而關家垴之戰中129師總兵力只有8個步兵團,其中直接進攻關家垴的兵力是6個步兵團。按步兵團數量均分一下,6/38約為0.158,總彈藥消耗量乘上0.158后只有日軍彈藥消耗量的零頭。就算八路軍129師參戰部隊為了消滅岡崎支隊,集中了其他友軍的部分彈藥,系數也不會太大,30~40%就已經很夸張了,就算達到40%也遠不及岡崎支隊。
日軍擲彈筒威脅很大
這還不算完,129師一線兵力約10000人,20倍于日軍,彈藥消耗總量還要除以人頭算一下單兵火力密度。就算是同樣的彈藥消耗總量,日軍單兵火力都是八路軍的20倍,更不用說日軍彈藥消耗總量遠高于八路軍,關家垴之戰中日軍單兵火力保守估算是八路軍的40倍。以步機槍彈藥消耗來計算,計算公式為日軍步機槍彈藥消耗量22萬發/129師第三階段步機槍彈藥消耗量26萬×0.4(最大估算系數)。
最后還要補充一點,即雙方彈藥質量對比,日軍彈藥質量明顯強于八路軍。例如步機槍子彈,八路軍很多都是復裝子彈,可靠性都要打個問號,不要說威力了。另外日式甜瓜手榴彈威力也大于邊區造木柄手榴彈。
綜上所述,從彈藥消耗角度看,關家垴之戰其實是處于絕對劣勢的一方向處于絕對優勢的一方發起的進攻戰,這其實就是亮劍精神的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