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某些原因了解一下周琦
此前我對他的關注局限于16~19年,往前往后都沒特地關注過——當然如今也說不上多深入,只是一些潦草的評述:
怎么說呢,職業生涯的波折程度還是超出了我的印象——還是在我知道他19/21/23年跟新疆那檔子事兒的基礎上。
從他初入CBA在遼寧與新疆之間的選擇,到回歸CBA時的兩極反轉,再到從NBL回到CBA的拉扯糾葛,以及廣東到北京,周琦一直在折騰,這種狀態讓我想到了杜蘭特,一直在因為對某些不滿或某種需要而顛簸,最終生涯軌跡變得模糊。
用鯨魚的話說,叫沒根兒,當然這是誅心之論,但杜蘭特在雷霆和勇士以后的生涯記憶點開始逐漸稀薄——籃網當然開始留下了G6之類的——周琦的生涯則有19年這個顯著的,刀劈斧鑿一般的轉折節點。
現在肯定言之尚早,但如果最終以NBA前的一段天才出世+新疆首冠,和NBA后一段球場外的連續“游牧”被記住,那也算是對周琦偉大天賦的一種消耗。
考慮到CBA的一些人情世故和混沌規則,周琦每次轉折的對錯得失,其實都很難說清,我并不掌握網絡之外的其他細節,也不準備對球員或俱樂部,甚至CBA的制度本身展開太多——或許都是國內環境難以避免的泥沙俱下。
但以我的粗淺了解,周琦是這些變革、混沌和演進過程中矛盾最集中的個體之一。
這當然是因為他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腕兒之一,自然有資格、也有動力折騰,但易建聯除了早前的特殊事件外,往前引發大爭議的大概就是脫了個鞋,而周琦的熱鬧當然更多,可以說有他性格的原因,也可以說是14年那份合同,以及趕上了幾個特殊節點導致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無論出于主動還是客觀,我其實都會想起柯里昂閣下的那句:
一個人,只有一種命運。
甚至如果推而廣之,他在國家隊生涯前期,趕上了男籃黃金時代余暉的余暉,以類似08易建聯的角色展露年輕天賦。
又在中期被推到更前面的位置,結果跟青黃不接的中國男籃一起拉了個大的,在“男籃領袖”這個角色上,收獲了幾乎可能的最差評價——如果我們認為他扮演過這個角色的話。
總有個節點,會如刀劈面地砍在周琦的生涯走向上,這其中有主觀原因(性格/實力),也有客觀限制(陣容/條款/傷病),最后匯聚成周琦的敘事——一個人,只有一種命。
當然,這是倒果為因,是故弄玄虛,甚至是為這點醋包餃子的牽強附會,周琦本人還在打球,打得也依舊很不錯,有的是時間重新定義這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