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稱之為“對等關稅”的貿易政策生效。全球貿易將何去何從,全球經濟會否因此被拖入泥潭,令人擔憂。當天下午,在中國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對華征收104%關稅進行提問時,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利不容剝奪,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侵犯。我們將繼續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特朗普(資料圖)
國際社會和全球市場都因這場美國單方面挑起的關稅大戰陷入焦慮與不安中。面對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主要經濟體反應不一。此前,中方“11箭齊發”;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近日在盧森堡舉行部長級會議,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會后宣布,歐盟于近期起將實施第一輪對美反制關稅,5月15日起實施第二輪。然而,盡管遭到國際社會、經濟學者、企業甚至共和黨“金主”的反對,特朗普似乎并不準備妥協。
日前,特朗普在“空軍一號”專機上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他實施了全面關稅征收,但可以存在例外情況,出于一些顯而易見的原因,總會有一些例外,當然10%的基準關稅征收不會變,這是一個底線。于是面對這種局面,來自美國的金融專家丹尼爾·艾夫斯就發出了警告。艾夫斯表示,如果特朗普再晚點對高科技產業進行豁免,美國賴以維系的科技產業,將會倒退10年,人工智能發展也將顯著放緩,豁免關稅將為關稅戰談判創造機會和時間。
近日,美方公布豁免計算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對此中方做出回應,認為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邁出的一小步。中國政府的立場已經一目了然:如果美方打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如果美方希望進行公平、公正的談判,中方將以誠相待。如果美方真如其所暗示的那樣,期待與中國重啟談判,就應像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所敦促的那樣,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半導體芯片(資料圖)
客觀認識和評價中美雙邊貿易是否平衡,不能只看貨物貿易差額。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占有顯著優勢。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逆差規模總體呈現擴大趨勢,2023年為265.7億美元,占美國服務貿易順差總額的9.5%左右。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中美雙方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事實證明,對華加征關稅非但不能縮小美總體貿易逆差,反而導致美國進口成本上升,進一步擴大逆差。
可以看出,美國政府挑起的這場關稅戰是基于傳統的產品貿易視角制定的,并沒有考慮到全球產業鏈復雜交織不可分割的關系,美國也會因為貿易保護主義而深受其害。東艷認為,目前來看中美通過接觸建立協調機制將是一個必要選項。“我們可以預見,中美雙方在貿易沖突過程中肯定會出現談判式的暫停狀態,但這仍不足以改變美國對中國打壓的大趨勢。不過,中美雙方會通過接觸將這種對抗限制在一個相對可控的范圍內。”
對外貿易(資料圖)
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在即將進行的國家安全貿易調查中,我們將關注半導體和整個電子供應鏈。” 外媒稱,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每天都在變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梁懷新近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個談判策略。美國豁免半導體“對等關稅”后又表態要設立專門的半導體關稅,“一方面是美國階段性立場軟化的表現,但同時,美國也試圖通過政策的搖擺,來獲得自身在談判中的主動性,獲取更多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