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日@
,同你一起讀別樣的歷史。
1935年10月19日,是載入史冊的一天,也是值得大家永遠銘記的一天。
因為在那一天,毛主席和陜甘第一支隊的紅軍,終于到達陜北保安縣吳起鎮。
到達吳起鎮時,已經是黃昏,雖然是秋末,但是殘陽如血。
毛主席和大家一樣疲乏至極,只要一坐下去,馬上會睡著,而且根本不想起來。
盡管如此,大家的心情還是特別地激動。
因為歷時兩年的長征,大家經歷了多次生死的考驗,行程25000余里,現在終于到達目的地,一種浴火重生的悲壯感油然而生!
毛主席和大家的心情一樣激動。
但是,激動歸激動,毛主席又是異常的冷靜。
因為到達了陜北,并不代表高枕無憂,更加不能得意忘形。
于是,毛主席站在一所破窯洞前,拍了這張珍貴的照片留念。
從照片上看,毛主席穿著破爛的衣服,如果用一個成語形容他,只有四個字:衣衫襤褸。
尤其是毛主席一臉的憔悴,瘦得脫相,看上去比實際年紀是是了二十歲!
盡管如此,毛主席的臉上,沒有半點怨艾,更沒有唉聲嘆氣,而是目光堅毅,還有志在必得的霸氣……
1934年,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工農紅軍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
在這個時候,睿智的毛主席為工農紅軍“找”到了一條“生命之路”:長征。
就這樣,毛主席背著一個書包,帶著一塊油布,和大家開啟了長征之旅。
長征路上,毛主席和大家同吃同住同走路,從沒搞特殊。
尤其是遵義會議上,確定了毛主席的軍事指揮地位后,面對敵人的瘋狂“圍剿”,毛主席那卓爾不凡的軍事奇才發揮到極致!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充分體現了工農紅軍的大無畏氣概,還有毛主席舉世無雙的軍事智慧!
到達陜北后,中央軍委召開了團以上干部會議。
毛主席在會議上作報告。
毛主席說:我們雖然丟掉了中央軍委根據地,遭到了失敗。但是,現在終于到達陜北,畢竟是勝利了!因為,我們的事業是偉大的,前途也是光明的……
紅軍將士被毛主席濃濃的湘潭口音所感染,個個全神貫注,熱血沸騰,然后就是不停的鼓掌,掌聲響徹云霄!
多年以后,毛主席回憶長征經歷時,直言不諱說自己流了四次眼淚。
第一次流淚,是在烏江。
因為毛主席看到了最貧困的鄉親。
第二次流淚,是在“云貴”交界處。
因為賀子珍為了保護傷員,被敵人的炸彈炸傷,差點犧牲了。
第三次流淚,是在二郎山。
1935年6月,毛主席和軍委縱隊到達二郎山休息時,敵機來了,還扔下炸彈。
警衛班長胡昌保為了毛主席壯烈犧牲。
看到年紀輕輕的胡昌保永遠的閉上了眼睛,毛主席流淚不止。
第四次流淚,是在陜北吳起鎮,毛主席給大家發表重要講話,看到紅軍將士衣衫襤褸、憔悴疲憊、面黃肌瘦時,抑制不住哭了……
所以,毛主席這樣評價長征: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今年是長征勝利90周年,緬懷偉大的毛主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