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看你在哪一個層次,以及你的選擇對不對。選擇對了,事半功倍,選擇錯了,一同進夕陽行業(yè)扒灰。
很多學生和家長擔憂現(xiàn)在經濟情況不好,就業(yè)會很難,但說實話,每年都有很多人唱空的。但事實上,就是有人行,有人不行。
行的那部分學生,是懂自己在這個新版本的社會所承擔的角色的。現(xiàn)在已經不同于過去,過去的留學生是要把好的科技,知識,生存模式等等帶回來。迭代國內的產品模式。但現(xiàn)在不需要了,現(xiàn)在國內很多東西都很猛了,也很強了,現(xiàn)在需要你反向操作,需要你把國內的東西推送出去,把國內的企業(yè)弄出海,需要你在海外賽道講好屬于國內企業(yè)的文化和產品。
你摸索對了方向嗎?選擇不對,努力也白費。今天我們聊下,最偏愛留學生的企業(yè)。
No.1 互聯(lián)網大廠
如果你留學畢業(yè)后選擇回國,優(yōu)先去卷的就是互聯(lián)網大廠。尤其是騰訊,字節(jié),阿里,網易這些,留學生占比60%以上都在這里。
當然,進去有難度是肯定的,比較偏愛海本海碩,也喜歡陸本海碩。無論你是英國的留子,還是美國或澳洲的,基本都有自己的前輩在里面占了席位。
當然,越好的大廠對學校要求就越高。以英國為例,你去自節(jié)這種,碩士最好是華威這種或往上的學校,尤其是近幾年。對學校要求會高點,幾年前的字節(jié)其實是英國qs前200的就行,我有蘭卡和紐卡的學生一樣在字節(jié)做的。年薪待遇真的不錯,一年30w+左右是比較好拿的,多做幾年,上下游或通道都處理好了。工齡混上來,年薪能到80-100w的。當然,到這個年薪級別,你得拿到客戶資源。
有了這些資源,你其實就可以單干了,比如我有個學生對接mcn機構的,人家年薪百萬后就自己出來單干,然后開始搞知識付費以及培訓主播了。很好的賽道,利潤也很可觀。不像傳統(tǒng)行業(yè),你創(chuàng)業(yè)下,無盡的賬期,又要墊資,這個都不用。現(xiàn)金流穩(wěn)固。
扯遠了,話說,留學生的終極就是去互聯(lián)網大廠,今年不行,明年再卷。學校不行,二碩在刷,想辦法先進去,進去之后再想辦法混資源型的崗位。你的未來就是一條比較寬敞的路徑。而且這些平臺型的大廠,在國內基本都是巨頭型了,沒辦法被替代,基本都是壟斷性質的。
No.2 科創(chuàng)類、汽車類行業(yè)
對留學生來說,科創(chuàng)類以及汽車類新能源類的行業(yè)也都很偏愛留學生行業(yè)。也是相輔相成的模式。畢竟這些企業(yè)的很多業(yè)務都在海外,海外自然需要留學生去承接這些業(yè)務。
尤其是小米,大疆,這類的機構,甚至現(xiàn)在AI的主流機構,人員構成基本都是留學生為主,從海外各個留學國家把人才組合進來。
這些企業(yè),需要你去做文化輸出,給中國品牌講故事去,比如小米,你看最近在倫敦招人招的多猛。出海企業(yè)和留學生就是天生登對。
你如果知道了這些企業(yè)的需求,你就明白了就業(yè)的命門,就業(yè)的核心就是明白企業(yè)的需求,你順勢去創(chuàng)造價值去。很多學生都在走一條相反的路,還在生搬硬套自己是名校學生,自己專業(yè)知識不錯。這個東西都是過去式了,學歷不是最重要的,學歷只是基本項。除了學歷之外你還能看清什么,比如你能不能看清一個企業(yè)的需求,恰好你能在滿足這個需求去做點事情。
比如小米人家在倫敦招人,你能不能把小米的品牌故事講得更好?讓人家銷量和訂單往上跑一跑,解決了這個問題,你一點都不用擔心薪資待遇的問題。你甚至能很快成為管理層去。就業(yè)的終極目標和創(chuàng)業(yè)的目標其實本身是一致的,都是去解決需求去的。只不過后者更需要全盤考慮,而前者你只需要考慮一個支點的問題而已。
No.3 券商投行類!
雖然現(xiàn)在金融大類薪資在降,人也在裁,屬于沒有之前那么風光的產業(y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畢竟是距離錢最近的行業(yè),隨便溢出來的薪資也是其他很多行業(yè)的好幾倍。
券商和投行的確需要你有資源,有資源和沒資源的上限和下限會不一樣。很多家庭條件好的留學生的確動動關心,幾個電話,就能資源互換,能把管理層交代的項目給推進掉。這個屬于上限會很高的類型。
但不是所有留學生都自帶資源,也有不少是普通中產的留學生。這類難道就不能混券商投行這種嗎?不,你一樣可以,你就務實點,做研發(fā)崗去,你做中后臺也是一樣的。這個大類一樣需要很多人去做事的,不是都要一個勁的去往銷售崗位轉。這種累點加班多點但一樣是高薪。而且能快速了解到行業(yè)趨勢,自己積累到第一桶金后,可以借自己親戚戶頭自己交易去。
你只要在這個方向有一定天賦,很快其實就能財富自由。我很多學生回國基本都在券商和投行混,中字頭的也很多。干幾年等于很多其他行業(yè)干十幾年的。很快就能財富自由。畢竟他們太懂財富管理或資金管理了。
總了個結:留學回來后,還是要選對行業(yè),行業(yè)才是風口。否則你的努力的確沒太多意義,不是留學生身份不香了,留學生身份一直是香的,就看你的視野和能力能不能往這些方向上撲。能撲成功,你的路就寬了。
還有一些留學生,自己是沒個主心骨的,老是跟著父母的方向走。很多留學生父母說實話認知也就一般的,給不了你太多建議。尤其是一些吃了房地產紅利起來的父母,他們可能水平更低一點。所以這種家長會偏向于偏安一隅,喜歡兜底式就業(yè),喜歡你去考編考公,你一沒資源二沒關系的,純粹靠自己上岸的這種,說真的,就是耽誤你時間。真的勸退,不適合。兜底求穩(wěn)是大人們的追求,不應該是你的追求,你還年輕,又沒什么可失去的,我身邊太多在體制內工作幾年的人覺得生命毫無意義,然后又出來留學,想換一種生活方式的。
最后再點下,留學生的意義就是橋梁,就是把現(xiàn)在國內的很多東西弄出去,是出海,是企業(yè)大航海時代,是把文化和故事輸出的時代。是讓你了解海外本土模式后,把國內的故事重新講好的能力,你看看黑神話悟空,哪吒這種。其實都在干這件事。留學生的終局是銷售,你如果能把國內的企業(yè)賣明白,你終將在未來封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