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廣東三甲醫院醫療事件,有讀者問:中國醫改二十年變化很大,醫療設備比舊時代先進,醫療水平也躋身世界前列,都在進步,為什么醫德反而退步了?
我回答:畫虎畫皮難畫骨,皮囊之相可形似,畫骨,難道要把老虎殺了劈開看骨長什么樣子么?醫德高低不在于品格多高尚,高尚那些人大多餓死,剩下那些人能高尚哪里去?
根本在經濟投入,醫療制度和選拔機制上。
所以醫德單靠高尚道德是靠不住了,醫德再高也怕餓死;現在公立、私立醫院從本質上看都需要自負盈虧,每年還要搞個小排名,各項指標業績規則層出不窮。
院長、主任這一層把握大頭尚感受不到,最下層護士才是最難熬一批人。
福利待遇,工資水平,日常工作量不匹配。
即便主診醫生,也不得不考慮醫院營收和腰包問題。因為這是個生存問題。在這些問題面前,醫德高尚的人往往也會做選擇,利益是永恒不變的話題。
患者和家屬了,要的是放心,是好轉。
所以當兩者利益沖突,矛盾就來了。這是個非常非常復雜的問題。此外我國對醫生培養的目標和所能提供的待遇嚴重不均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基層人手面臨嚴重不足。
此外分級診療制度形同虛設,醫療保險制度無法成為患者真正的依靠,某些部門消極執法,公民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醫生態度和倫理水平參差不齊。
因素多種多樣,這種問題不止中國有,其他國家也存在。
前兩天看到一醫院被衛生監管突擊檢查,為首的是監督局局長。檢查過程中,主刀醫生被問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話。
“來,我看你的牌,做好了是吧!”。
醫生:做好了。這不是統一做的那種事吧!嗯,還沒正式做好。
局長剛開始問話這里面的問題就突出來了,不得不佩服局長敏銳洞察力。忽而局長拿起兩份病例問,這兩個手術都是你來做?誰通知你的?醫生支支吾吾,局長見問不出什么干脆道:
“這樣問吧,見過這兩個病人沒有。”
“額,最開始做過一個面診...”
行,局長再度出言打斷,這么說吧,病例上這個人是誰,你給我找出來。醫生左顧右盼“他不再這里,還沒開始送..."局長意味深長看著醫生:好,咱們硬等,等他們回來你給我分別叫啥名字,看你認識不認識。
問到這里,似乎更多問題凸顯了出來。
醫生試圖看病例,局長說,不行,到目前為止這病例里面沒你任何事,但是術前告知已經全部完成了,你有沒有寫一個字在里頭。
醫生:我還沒確認簽字。
局長,但是顧客已經簽過字了。你還沒告訴他任何事的時候,顧客已經簽過字了, 那你在做什么,你還都沒確定的東西,顧客已經簽字了同意了,憑什么?
難道是顧客同意以后,你再確認簽字嗎?
這點常識都沒有嗎?局長語氣逐漸嚴厲,醫生更慌了底氣全無。
局長:三令五申,說過多少次,你們當做耳旁風。你在看看那里面有多少你做的手術,自己挑。不多時一護士告知局長,我們的值班醫生來了,今天就整改。
局長大手一揮,行了,你們今天也別整改了。到這里已經能看出很多問題,可謂問題重重。局長最后那句話,更是直接宣判了這家醫院的命運,行了,你們今天也別整改了,言下之意,機會給你了你不珍惜今天就嚴辦。
通過以上對話,不難看出,這主刀醫生可能連病例什么的都不清楚,甚至患者是誰都不知道。患者什么情況再不告知情況下,患者已經簽了同意。
此外一開始問身份牌,看樣子也是臨時牌。那么這醫生有沒有臨時上任的可能。
有些人有醫德,可能迫于壓力干了違背醫德的事,但至少還負責。有的人醫德全無毫無顧忌,視生命于無物,這種巨大反差,反應了當下一部分醫院醫生的心理行徑。
幸運的是,總有人頂風而行,為我們遮風擋雨,這個世界破破爛爛,卻總有人縫縫補補。
局長這樣的人,就像一束光照進漆黑的深空,盡管羸弱,但至少讓迷失的人尋到回家了燈塔,不至于孤獨無助。我們太需要這樣的人。
就像讀者說:我們國家太需要這樣的局長,包括各行各業。
現在這時代,醫療是稀缺資源,比醫療更稀缺的是醫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