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街參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連接力很強,是一種什么體驗?
如果是一個人,大概意味著,既能向上社交,又能向下兼容,進能探討量子力學,退能思考人生哲學,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不同階層和圈子里,獲得信任和喜愛就像呼吸一樣簡單。
如果是一個品牌,大概意味著,既具備本土精神內核,又符合人類共通需求,能讓七十大爺點頭說好,也能讓三歲小孩喜歡想要,靠一個單品就能跨越歷史代際和不同文化。
能成功走在這條路上的品牌不多,以前大家能想到的,可能只有歐美國家的可口可樂,蘋果,耐克。
但現在,有沒有可能,中國的霸王茶姬也能算上一個?
在國內,跨越代際的縱向連接,已經司空見慣。
當代辦婚宴的年輕人,選擇在原本擺傳統酒水的位置,擺滿了暗紅燙金杯身的霸王茶姬。社交平臺上,他們實操后的反饋是,“特別出片”“時髦有面兒”“全領完了”“我爺喝的第一杯奶茶,他竟然覺得好喝”。
借婚宴上的一杯霸王茶姬,執著于喝酒喝茶的老一輩,與熱衷于喝飲料的年輕一輩,達成了年齡與品味的和解。
據霸王茶姬《2024會友報告》,去年1-9月,其在婚慶等群體場景累計賣了150萬杯,杯子連起來可以從北京排到香港。
在海外,跨越文化的橫向連接,也開始有目共睹。
在霸王茶姬覆蓋12個國家的156家海外門店中,銷量占比最大的幾乎都是招牌單品“伯牙絕弦”。到2024年8月,“伯牙絕弦”的全球累計銷量甚至突破了6億杯。
6億杯是什么概念?
按照前面150萬杯能從北京排到香港的算法,6億個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20圈。如果以人均1杯計算,可以覆蓋全球7.5%的人口。
借一杯兼容并包的伯牙絕弦,習慣喝奶喝咖啡的外國人,與習慣喝茶的中國人,完成了味蕾與文化的初步理解。
當一個品牌連接的消費者,可以跨越年齡、國界、喜好,在同一個事物上達成共識時,品牌連接力的意義,也不言自明了。
2
2025年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
敲鐘現場,站在第一排C位的五個人分別是,工號5的老員工,新加坡門店的5號員工,以及三位無聲門店的員工,包括一位手語老師,一位湖南門店的聽障員工,一位新加坡門店的聽障員工。
在這個流行人偶跳舞式、明星走秀式敲鐘的時代,霸王茶姬的做法,甚至顯得有些古典。
一家企業最重視什么,也是能從敲鐘現場看出端倪的。
當中國人和外國人,中年人和年輕人,健全人與聽障人,高層投資人與基層打工人,一同出現在一家公司最重要時刻的舞臺中央時,大概也能看懂霸王茶姬最重視的是什么了——
成為一座連接人與人的橋梁。
敲鐘現場的那位手語老師梅姐,正是因此加入霸王茶姬的。
在加入霸王茶姬之前,梅姐是一名特殊學校的手語老師,有多年手語翻譯的經驗。2024年年初,經湖南省長沙市聾協主席的推薦,她在3月加入霸王茶姬,成為了一名手語教練,參與籌備湖南省第一家霸王茶姬“無聲門店”。
“無聲門店”,意味著店員主要由聽障人士組成。這對于需要全天與消費者直接打交道的茶飲行業而言,是難以想象的。
霸王茶姬的辦法,依然是從實現人與人的連接開始。
一方面,為聽障員工提供專業培訓,能夠制作茶飲,也能夠熟練使用手語與顧客交流。梅姐作為手語老師,承擔的就是這樣的工作。
另一方面,為有障礙的員工和顧客提供專業的便利設施,包括但不限于,給聽障顧客的手寫板和手語菜單,給視障顧客的盲文導覽圖和標識,給行動障礙顧客的輪椅充電位、升降桌等。
梅姐說,她想要成為聽障人士和健全人溝通的橋梁。她希望霸王茶姬能把無聲門店帶去全國各地,幫助更多聽障人士就業。
霸王茶姬沒有辜負她的期望。
截至今年初,霸王茶姬已經在全國開了10家“無聲門店”,不僅還計劃在其他城市繼續推廣,還在嘗試繼續通過海外門店幫助聽障人士就業。敲鐘現場的新加坡門店員工Jerome,就是一名當地的聽障人士。
“我們聽不見您的聲音,但我們樂于為您服務”。
這是霸王茶姬的無聲門店標語,也是每個人都能看見的,霸王茶姬用一杯茶連接不同人群的踐行之一。
3
一家成長中的企業,只有先在內部看清連接的意義之后,才能在走向外部更廣闊世界時,進一步放大連接的力量。
去年夏天,在巴黎圣拉扎爾火車站,霸王茶姬的TEA BAR快閃店外排隊買茶的人群里,不乏歐美面孔。在法國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等世界著名景點,手拿一杯霸王茶姬的各國游客,也并不少見。
前段時間,甲亢哥中國行的時候,被人群重重包圍的甲亢哥,經常被動收到的周圍熱情粉絲投喂的中國特色食物中,有鹵鵝、花椒雞、折耳根、老北京豆汁兒,以及霸王茶姬。
這樣的共識正在連接更多更大世界里的人們。
海外社交媒體上,關于霸王茶姬與伯牙絕弦的話題討論熱度很高,喝過的網友向更多沒喝過的網友推薦時會說,“這是一種味道很不錯的中國茶飲料”。
不同于奶茶店普遍采用的廉價CTC紅茶、綠茶,霸王茶姬從一開始使用的就是玉露、四季春、蘭香烏龍、普洱、鐵觀音、龍井等原葉茶,產自云南普洱、安徽皖西、福建安溪、武夷山等歷史悠久的茶葉種植區。
從中國走向海外之后,霸王茶姬仍然一以貫之地堅持這一點。
這可能是許多對東方茶一無所知的歐美年輕人,第一次通過一個現代茶飲品牌,窺見了中國古老茶文化的一隅。
因為一杯茶,連接的不僅是東西,還有古今。
早在17世紀,荷蘭人就開始將中國茶葉帶到歐洲。在連接中外人民的古商道上,茶也和絲綢一樣,成為了連接中外文化的載體。
在近300年的中國茶葉出口史中,中國茶葉曾占領過全球市場,但在工業革命之后,英國主導的印度、斯里蘭卡茶園逐漸占據優勢,并塑造了全球消費者的飲茶習慣——喝紅茶,并且是喝茶包的泡的紅茶。
這和習慣喝綠茶,并且是喝原葉鮮泡的綠茶的中國人,是有代溝的。
而如今,霸王茶姬這樣來自中國的現制茶品牌,開始通過伯牙絕弦等具備高口味接受度的茶飲品,讓中國茶的味道,走向更遠更多元的國界。
茶,代表的本來就是向下扎根,向外生長,在生長中自然達成連接與包容。
在扎根與生長之中,霸王茶姬也用自己的方式,達成了茶的連接使命。
4
當進入全球化發展的階段后,一家企業能走多遠,則取決于它是否能從自己的文化基因中,挖掘出包容并蓄的連接力。
作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茶飲第一股”,霸王茶姬的股票代碼定為“CHA”,即“茶”的拼音。
一個并不為人廣知的事實是,“CHA”是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共同語言。
中國是茶的故鄉。在茶文化流傳的兩千多年里,“CHA”的發音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在波斯語中變為“CHAY”,在印度語中變為“CHAI”,在土耳其語中變為“CAY”,在阿拉伯語中成為“SHAY”,在日韓等國,茶的說法也以“cha”為基礎。
可以想象,即使是從未喝過中國茶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看到“CHA”這個代碼,也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一家圍繞“茶”所壯大的企業。
這是一個鏈接中國傳統茶文化與現代消費潮流的名字,也是一個讓中國茶產品被大洋彼岸更廣闊市場記住的契機。
當霸王茶姬站在全球市場的聚光燈下,表明“未來計劃服務全球100個國家的消費者,每年向他們奉上150億杯現代東方茶”時,這家企業強調了無數次的“用一杯茶連接每個人的每一天”的愿景,也真正呈現出了愿景落地的實感。
無論古今,無論中西,霸王茶姬在真正將一杯茶的連接力,做到極致。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于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往期熱文· 推薦
點在看的人怎么吃都不會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