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年底曝光以來,近日沈飛的第六代戰機殲50試飛,又被網友和媒體曝光,揭示出更多的新鮮信息。此處我不再上圖,以免受阻。
(1) 殲50可能在攜帶重型導彈和副油箱之間進行切換
從殲50低空飛行時被拍攝的圖片看看,在殲50戰機的右側下方胸部看到有像是側彈倉的一個結構,此外,在左方胸腹部看到有一條溝,從前到后,比右側側彈倉部分更細更長一些,應該也可以做儲彈倉結構用,從機胸到到接近機尾。關于這一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有不同的推測,可能將來用來掛副油箱,也可能是用來搭載大型導彈。掛副油箱是用來延長續航能力的,比如在殲50出動的時候,先用副油箱飛行個差不多,然后拋棄副油箱,開展作戰任務,然后返航。考慮到殲50返航途中即使油料不足,還可以有加油機來接應的話,殲50攜帶副油箱的出任務續航距離是很大很驚人的,突擊夏威夷問題不大。
也有可能殲50戰機的左下方長溝是掛導彈的,比如掛鷹擊21導彈,可以用來打美軍航母。鷹擊21反艦高超音速導彈有從戰艦上發射的版本,長達九米,重量有一千公斤,如果把它的改裝空射版搬上戰斗機的話,無論如何尺寸要改短一點,但是射程也至少一千公里,重量達到700到800公斤。這樣的話,空射版鷹擊21導彈不是像第六代戰機這種大型戰斗機也帶不起來。也有可能殲50這條溝是預備搭載其它其他型號的空射版導彈。
無論如何這種腹部的溝或者說凹槽能夠影響雷達反射波,還有助于隱身性。要知道很少有飛機在腹部有凹槽。
之所以說“可能怎樣”,因為殲50畢竟是試驗機階段,尚未定型。
(2)殲50氣動布局特性好,適合海軍應用
從圖上看出,殲50有獨特的二維矢量噴口,蘭姆達機翼流線設計合理,有好的尖端氣動布局,尤其是在它的腹部后部有可變式垂直尾翼,這個也是好的創新。在飛行過程中,殲50戰機可以根據需要,把尾翼翹起來做垂直尾翼,加快飛行速度,而在接近目標的時候把這部分尾翼放平,讓雷達難以發現。
另外,殲50上艦的可能性很大,機翼很可能是要折疊的。
結合以前的觀察,仔細看的話,殲50戰斗機的機體具有超扁平的特征,有無尾氣動的功能特性。相比較而言,成飛版六代機殲36戰斗機的尺寸比殲50更大一些,因此殲36當然也就更像是陸基戰機。這個也符合兩家航空工業公司的任務定位。以往空軍的陸基戰斗機主要是成飛設計開發,而海軍艦載機主要還是沈飛設計開發,艦載機尺寸一般要比空軍戰機小。綜合各種信息來看,中國國產004航母超過十萬噸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目前為止人類的航母也就是那么大。要考慮保證能通過蘇伊士運河等通道,各國集裝箱貨輪設計都是避免變寬,甲板可以高一些。所以,一般艦載機的尺寸都要盡量小,那樣航母才可以盡量多載飛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