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暴跌,特朗普對中國連退兩步是什么?特朗普就此認輸,還是在玩“交易的藝術”,接下來特朗普又在整哪些“私活”?三國發布公告有何影響?
白宮對外放風:不想讓關稅再高了, 這樣老百姓不購物,會讓貿易陷入停滯,特朗普還表示,可能還會“降低”關稅,并預示未來2到3周內與中國達成協議,簽一筆“大交易”。這被外界解讀為,特朗普妥協了,或是退了一步,中美貿易談判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增大。
此前,美國豁免中國稀土和石墨烯“對等關稅”,現在又對我國電子產品進行“對等關稅”豁免,特朗普這是再次妥協嗎?特朗普嘴上“善變”,但行動上可毫不含糊,豁免的商品中,不是美國緊缺商品就是傷及美國產業根基的行業,特朗普搞“一刀切”覺得吃虧,也開始學習中國進行精準狙擊了。
特朗普的這兩大讓步所謂“妥協”,更像是迫于國內通脹、企業生產和反對者壓力,采取的一種迂回戰術。如果說特朗普要立馬放棄自己圍堵中國的計劃,這種想法未免有點天真。
大家都認為,特朗普天天在等中國的電話,但私下里卻沒閑著。第一,在與日本談判當下,特朗普意外碰到石破茂的軟抵抗,根據美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的消息,一個B-1B“槍騎兵”可攜帶核炸彈的戰略轟炸機隊飛抵日本,展開了所謂“延伸威懾”,不僅是劍指朝鮮,掣肘中國,更是在給日本傳遞一種不一樣的信號。
第二,據《聯合早報》18日報道,特朗普會見了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他表示肯定100%與歐洲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梅洛尼扮演歐美中間人的角色,是特朗普就職典禮唯一受到邀請的歐洲領導人。如果特朗普在歐洲讓步,歐洲會怎么做,是否會再次調轉槍口針對中國,還有待觀察。
第三,美東時間4月17日,美貿易辦公室發布了針對中國制造或中國擁有的船舶的港口停靠收費標準,這是針對中國航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結果。以凈噸計算,2025年10月14日起,每噸收50美元,2026年每噸80美元,2027年每噸110美元,2028年每噸140美元。非中國運營的中國造船舶也會收費。
第四,5月2日,美國取消小包裹關稅豁免政策生效,甚至提高相關關稅,億萬消費者將因此受到巨大影響,這與特朗普白宮表述背道而馳。
特朗普還在活動,并沒有認為自己輸在了起跑線上。“以美國優先”的戰略目標,在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看來,是要在貿易關系尋求與中國一輸一贏的局面,而非雙贏。這意味著美國僅僅關注自己是否能在貿易中獲勝,不惜把世界各國作為自己的子彈,即使給了特朗普一點甜頭,也未必能滿足其胃口。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影響,作為全球征稅最少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發布通告:“新加坡政府不容忍企業故意利用新加坡的關聯來規避或違反其它國家的出口管制,這適用于我們所有的貿易伙伴”。
另外,越南、泰國也發布了嚴查原產地造假的通知,要求加強對原材料供應商的管控,防止原產地造假發生。當然,這些措施針對所有伙伴國,也包括美國,但可能對中國的轉口貿易生意影響更大,所以我們看看特朗普的談判底牌,如果特朗普要強行推動,雖然大部分不可能實現,但也可能部分實現。
對于特朗普的“迷魂陣”,我國外交部回復,“單邊加征關稅措施完全由美國發起的,解鈴還須系鈴人”,對特朗普是否真的有誠意,我們還在觀察。
如果特朗普心不甘情不愿,僅僅是為了緩解一下國際國內的緊張矛盾,故意實施的緩兵之計,想給一點蠅頭小利,就把我們整個防線給松動了,那么談判可能性就比較渺茫了,即使走上談判桌,特朗普會不會認真,說不定臨時蹦出個讓人“傻眼”的要求,雙方一切努力都得白費?
打關稅戰,我們是被動接受,談判,我們要掌握主動,不能讓特朗普想當然。所以,我們還得“讓子彈再飛一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